
▲周群女士用手機閱讀“烈士尋親”的相關(guān)報道
臺海網(wǎng)3月27日訊(海峽導(dǎo)報記者 王龍祥 鄭曉藝 實習(xí)生 林欣 文/圖) 3月22日,本報刊發(fā)了《請幫這七位烈士尋找親人》(詳見當日10版)的報道。經(jīng)過努力,導(dǎo)報記者在《重慶日報》記者和重慶市相關(guān)部門的幫助下,終于找到周余常烈士的親人。獲知周余常安葬在福建,周余常的外甥女周群激動地說:“67年了,終于知道大舅安葬在哪里!我想代表我媽媽和舅舅們,去看看他。”
周余常,男,1930年出生,1949年參加革命,鐵道兵二十一團五連八五零三部隊班長,1956年2月在搶建鷹廈鐵路中犧牲,犧牲時籍貫為四川省長壽縣新場村。
跨越千里 尋找烈士親人
導(dǎo)報記者從華安縣烈士陵園采訪回來后,就立即聯(lián)系了《重慶日報》,并在李宏偉記者的幫助下,聯(lián)系到了重慶市長壽區(qū)烈士紀念設(shè)施保護中心主任李縣,并將烈士周余常的基本信息傳給對方。
經(jīng)過三天的查詢核實,李主任回復(fù)說:“找到了!我們(當?shù)兀┯杏涊d,信息基本一致。”據(jù)李主任介紹,烈士周余常系重慶市長壽區(qū)江南街道南濱路人(原四川省長壽縣千佛公社新場大隊人),1956年2月在搶建鷹廈鐵路中犧牲,未婚。目前周余常烈士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去世了,侄兒、外甥女還在重慶。
在李主任和當?shù)亟值劳艘圮娙朔?wù)站工作人員的努力下,導(dǎo)報記者順利地與周余常烈士的侄子周天林、外甥女周群取得了聯(lián)系。
視頻連線 聆聽烈士故事
3月24日,導(dǎo)報記者與周余常烈士的外甥女周群視頻連線。“太感謝你們了,(犧牲)這么久了,政府還沒有忘記我大舅,終于讓我們知道他安葬在哪里了!”今年67歲的周群很激動。
周群介紹,周余常兄妹四人,周余常排行老大。“我從小到大都沒見過大舅,只是聽我母親和外公外婆經(jīng)常講起大舅生前的事。”
周群說大舅從小特別照顧弟弟妹妹,常常幫家里干農(nóng)活。十幾歲就離家去重慶當木工學(xué)徒,后來就參軍了。
周天林今年61歲,居住在長壽區(qū)江南街道。“大伯去世時我還沒出生,只聽父親講過,大伯跟他們兄弟姐妹一樣都是大高個,一米八左右,兄妹感情很好。”周天林說,“后來接到村里通知說大伯在福建犧牲了,家里人哭得很傷心,特別是我爺爺,畢竟大伯20來歲就離家當兵了,最后都沒有成家。大伯犧牲后沒多久爺爺也去世了,去世前一直念叨著大兒子。”周天林很遺憾地說:“因為家里多次重修,周余常的遺物都沒有了。”
想來福建 祭拜周余常烈士
“家里最后一次見到我大舅是1955年。”周群說,那年她母親結(jié)婚,大舅從部隊回鄉(xiāng)探親,還送了床罩床單作為結(jié)婚禮物。“過后不久村里就傳來大舅犧牲的消息,那次見面竟成了最后一面。”
周群說,他們?nèi)抑恢乐苡喑T诟=奚?,但具體在哪里卻不知道。“這么多年來,我媽媽和舅舅們每年清明節(jié)都會祭拜大舅,但不知道具體位置,只能象征性地給大舅燒些紙錢,表達哀思?,F(xiàn)在我媽媽和舅舅們也都去世了,我知道了大舅(安葬)的地方,想代表我媽媽和舅舅們?nèi)タ纯此?rdquo;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