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地區(qū),逢年過節(jié)都要集中展演、入戶巡演舞青獅,祝福吉祥。其中,尤以福建連城最為盛行,并成為連城傳統(tǒng)武術中重要組成部分。 黃水林 攝
“在制作過程中,模型的制作最為關健。模型的好壞,直接影響到青獅的外觀。”黃林說,模型需選取純度高達95%的五色泥,經碾碎、跺爛、用木棒反復敲打,最后在寬80厘米、長1米的木板上制作定形。
如今,黃林在傳承青獅的制作技藝基礎上進行自主創(chuàng)新,裱紙從用純紙到紙和布相結合,用料從漿糊到白乳膠……一道道工序的改進使青獅使用壽命更長,結構更加穩(wěn)定,外觀更加精細。制作完成的連城青獅個頭較小,直徑在60公分左右,重量6-7斤,額頭較為突出,腦門上的八卦十分明顯,嘴里有一塊寫有吉祥語的“獅舌”,喻意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之祥瑞。
“作為青獅制作第十一代傳承人,我把技藝傳承給我的兒媳婦曾芬,希望這項歷史悠久的技藝能夠歷久彌新,不斷傳承下去。”黃林說。 (黃水林 張金川)


 
          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