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排大戲“重現(xiàn)曙光”
“這次的大型山歌戲《羊角花》,我們前期準(zhǔn)備了很久,從開始排練到正式首演有半年的時間。因為從來沒有看過山歌戲,對于我們來說也是轉(zhuǎn)型,非常不容易。排演這部戲,一些老前輩也被請回來,從很細(xì)很細(xì)的地方開始教我們表演,也非常磨練人。雖然是從基礎(chǔ)知識開始學(xué)起,但大家都看到了山歌戲的希望了。”張興艷說。
“今年這臺大型山歌戲?qū)τ谖覀儊碚f,真的是曙光。如果沒有這臺戲,可能慢慢地這個劇種就會消亡,上演這出大型山歌戲,至少還讓大家知道這個劇種。”顧克看來,龍巖山歌戲的舞蹈動作來源于采茶燈,它是綜合了山歌、采茶燈的元素,地方性很強(qiáng),包容性也很大,很容易受群眾接受。“龍巖山歌戲表演形式載歌載舞,非常貼近老百姓的生活,龍巖山歌戲語言又夾雜著本地的方言,采用本地的音樂,地方味十足,沒有距離感,使得它具備一定的群眾性,易于群眾接受。同時,龍巖山歌戲有著可以隨時隨地與觀眾互動、零距離接觸等優(yōu)勢,相比其他劇種,對于演員來說可以表演得更加細(xì)膩。”
“山歌戲非常有魅力,今年的這部大型山歌戲能有機(jī)會演出,也是很難得。我經(jīng)常做夢都夢到唱里面的唱詞,然后睡到半夜又把我自己該唱的唱詞重新默了一遍,平時坐公交車上下班路上也是一直在練習(xí)臺詞?!堆蚪腔ā防锩嬗幸皇咨礁瑁彩俏易约合氲?,想讓觀眾在這部戲里聽一首純正的龍巖山歌。”葉靜說,通過《羊角花》的演出,龍巖山歌戲會更加有希望。“不管山歌戲的春天是不是已經(jīng)開始了,我都會盡全力把山歌戲演好、唱好。”
《羊角花》的完美演繹,讓龍巖山歌戲重回百姓視野,濃郁的鄉(xiāng)土氣息,獨(dú)特的地方韻味,讓龍巖山歌戲贏得了聲譽(yù),也將重振龍巖山歌戲的輝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