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不良社會組織或個人通過網(wǎng)絡平臺打著“法律咨詢”“保險維權”的旗號冒充專業(yè)法律人士,實為以牟利為目的,通常會誘導消費者委托其“代理退保”“代理維權”,并收取高額手續(xù)費,獲取不法利益。
非法“代理維權”隱藏以下風險:
1、終止保險合同,喪失保障的風險。保險消費者退保后,喪失保險保障。保險消費者未來再次投保時,由于年齡及健康狀況差異,重新投保時的保險費率與核保條件已發(fā)生變化,可能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、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。
2、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。某些“代理維權”不法組織和個人會先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(xù)費或繳納定金,退保后還會要求按比例再支付第二筆費用。有的還會在退保后誘導消費者另行購買所謂“高收益”理財產(chǎn)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(chǎn)品以賺取傭金。
3、個人信息泄露風險。打著“維權”幌子與消費者簽訂所謂的“代理維權服務協(xié)議”,要求提供身份證、保單、銀行卡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涉及隱私的敏感信息,存在較高的被泄露或被惡意使用的風險。
平安人壽廈門分公司溫馨提示保險消費者:
- 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。保險消費者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,提高自我保護意識,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,以免被非法使用,蒙受損失。如受到不法侵害,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,以確保人身、財產(chǎn)安全。
- 擦亮雙眼,選擇合適保險產(chǎn)品。不同保險產(chǎn)品的保障范圍不同,消費者購買前應充分考慮自身保險需求,認真了解擬購買保險產(chǎn)品的承保機構、保障范圍、除外責任、保費、保險金賠償或給付條件等重要事項,不輕信口頭承諾。
依法維權,選擇正規(guī)維權渠道。當發(fā)生保險合同糾紛時,消費者可以通過保險機構公布的官方維權熱線和服務渠道進行投訴,警惕非法“代理維權”陷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