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省財政廳科研所所長黎旭東教授告訴記者,工業(yè)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這兩大領域,市場主導作用比較強,因此主要靠企業(yè)投資完成,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則主要以政府來推動?!罢撠熁A設施,比如地鐵、隧道橋梁、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?!?/P>
而地方政府投資則主要通過旗下的投融資平臺負債投資來實現(xiàn),大規(guī)模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也使得很多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債務。
例如,重慶市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3年12月底,全市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為3070.39億元。在北京,截至2013年6月底,北京市本級和區(qū)縣本級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6496.32億元,比2010年底增加3325.49億元。
2010年亞運會的舉辦地廣州的債務也不少。截至去年6月,廣州市政府性債務達2865億元。一方面是背負的沉重債務,另一方面則是未來發(fā)展仍需繼續(xù)舉債投入。按照計劃,2013年7月~2016年,廣州市計劃舉債1438億元,主要用于交通、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。
在這種情況下,如何化解債務?廣東省綜合改革發(fā)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告訴記者,地方政府還債主要有幾個來源,包括土地收入、國企收益、稅收以及罰款等非稅收入。
以廣州為例,目前廣州已經制定了《廣州市存量政府性債務化解工作方案(2013年下半年-2016年)》,通過盤活優(yōu)質資產和存量土地資源、重新劃分債務性質主體、增加國資經營收入等多種途徑,加大債務化解力度,該市力爭到2016年年底,化解全市存量債務60%左右。
實際上,大部分地方融資平臺的抵押資產都是土地,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未來能否如期還債,與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好壞有關。
“現(xiàn)在很多地方領導恨不得在任上把所有工程都搞完,有些領導為了政績和GDP拼命建設,不管離開之后還能否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?!崩栊駯|說,一旦房地產形勢下行,那么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也會凸顯。
“全國都一樣,所以地方政府往往比較反對對房地產進行嚴格的調控?!迸砼煺f。
原文鏈接:http://legal.gmw.cn/2014-02/19/content_10431578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