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底OTA機票代理積弊:買賣積分、現(xiàn)票變期票
采寫:南都記者 伊曉霞 實習生吳容
近日,兩位在攜程平臺上購買機票的消費者相繼出現(xiàn)狀況,其中一位李先生預訂的機票到了機場發(fā)現(xiàn)查詢不到;而另一位旅客到機場辦理值機時,被航司柜臺告知機票是積分兌換的,無法正常出行。兩個案例讓攜程機票代理“不靠譜”的話題持續(xù)多日發(fā)酵。昨日,攜程對兩個案例給予最新通報。作為平臺方,攜程已對涉事的供應商進行處罰,一個下線終止合作,一個暫時下線整改。
從攜程方面的介紹來看,此次事件的本質就是開放平臺對供應管理的漏洞,那么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?機票代理商違規(guī)操作的真相是什么呢?
賣積分行為已是公開秘密
攜程的機票代理業(yè)務并非完全自營。2013年起,該公司開放機票平臺。據(jù)介紹,目前平臺上共有1000多家合作票臺,供應商出票量已占平臺總出票量的50%以上。
機票代理到底有什么貓膩?代理商或者說平臺的供應商在機票銷售上的違規(guī)現(xiàn)象僅是攜程特例嗎?
南都記者從機票代理“內部人士”的介紹,來還原這個行業(yè)的一些違規(guī)操作內幕。
首先,“積分票”不僅存在,且“積分的賣、買、再到兌換”已經在這個行業(yè)屢見不鮮。據(jù)介紹,乘坐飛機以及使用銀行與航司的聯(lián)名信用卡都可以累積航空里程和積分。而不常坐飛機的人,積分放在那里就沒什么用。一些小代理商看到了這個“商機”,會以一定價格從客戶手中買下積分兌換成機票賣出去,或者轉賣給規(guī)模稍大的代理商賺取中間差價。為了利益最大化,這些買來的積分一般不會用于國內的普通經濟艙的兌換,而是用于更高級別的位和國際航線。“在經濟艙的基礎上升級,不需要增加太多積分,但票價卻差很多。”南都記者查詢了一下,以廣州到北京為例,10點鐘起飛的航班,普通經濟艙票價為1530元,積分需要15000分,如果升級一個艙位到明珠經濟艙,票價升為1910元,積分只增加到18000分。“現(xiàn)在賣積分在行業(yè)內已經很公開了,不久前我們還接以一些小代理直接打電話來問要不要積分。”
現(xiàn)票變期票中間賺差價
而李先生案例中提到的假票號又是怎么回事呢?據(jù)介紹,代理商延遲出票的情況也確實存在。比如,有乘客在13日向代理商購買一張票面為1000元的機票。但代理商實際并沒有向航空公司下單,而是等機票降到900元時才出手,從而賺取100元的差價。這也是為什么會有消費者買票后卻查不到票號的原因。為什么有這種操作的可能呢?據(jù)介紹,一方面航司會有一些團體退票。另一方面,由于航空公司有“免費預留機位”的服務,很多代理商會提前占機位。雖然航空公司規(guī)定這個預留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,但一些代理商會重復操作,在24小時結束時再申請24小時,較長時間霸占機位,這導致航司艙位管理混亂,如果這些機位在起飛前還沒賣出,也會低價銷售。
從以上的介紹可知,代理商最終目的不是為了“賣假機票”。只是在“現(xiàn)票”變成“期票”賺錢差價的過程中,用假票號拖住消費者。如果到了最后假票還沒有被換成真票,可能是出現(xiàn)了以下兩種情況:一是在這個期間,代理商忘記把單補上,因此就出現(xiàn)了案例中李先生的情況。二是如果票價只漲不跌,代理商不想自己貼錢,就會一直拖到最后才告之消費者出票失敗,將錢退還,而消費者只能自己再掏錢購買高價票了。
要注意的是,還有一種情況會導致買了票卻沒座位:據(jù)介紹,代理商搶票并不是直接點對點面對航空公司,而是在中航信網站上購買。而航空公司目前在放票時,存在“超售”機票問題。“如果不多賣票,遇到退改簽,出現(xiàn)大量空座,航空公司必定虧錢。”那如果賣出去的票最后全部落實到位怎么辦?據(jù)介紹,超售一般只針對經濟倉,如果經濟倉爆滿,航司空會為客戶免費升倉。
可見,機票代理違規(guī)已是行業(yè)問題。昨日,攜程對兩個案例給予最新通報。作為平臺方,攜程已對涉事的供應商進行處罰,一個下線終止合作,一個暫時下線整改。同時,該公司從今年1月11日起,對于自身系統(tǒng)無法實時識別票號的供應商機票,將全部實行人工核查,逐單審核錄入。
(轉自:騰訊財經,原標題:起底攜程機票代理積弊:買賣積分 現(xiàn)票變期票,原網址:http://finance.qq.com/a/20160114/015257.htm原載:南方都市報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