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龍華烈士陵園,有一條筆直的“初心大道”,令人想起26歲的陳喬年受盡酷刑仍堅信“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!”在安徽合肥,以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命名的“延喬路”,以陳獨秀所葬之地命名的“集賢路”,路的盡頭就是“繁華大道”。
“隔空來信”令網(wǎng)友“破防”
6月30日起,市民自發(fā)在“延喬路”路牌下插上國旗,擺放鮮花、卡片??ㄆ蠈憹M對先烈的緬懷之情,“延喬路雖短,但盡頭卻是繁華大道。這短短的路途,卻經(jīng)歷了一百年的艱苦奮戰(zhàn)。這盛世,如你們所愿,這盛世,我們會是你們的雙眼,替你們看遍。——中國人”。
1927年7月4日,青年革命者陳延年壯烈犧牲。這兩天,前往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祭奠陳延年、陳喬年、趙世炎等烈士的人們也絡(luò)繹不絕。成百上千寄往百年前的“隔空來信”真摯熱烈、感人肺腑,“以你青春之生命,延華夏之年華”“你留在風(fēng)中搖曳的那抹紅,在心中!”“在‘延喬路’的盡頭,已經(jīng)通往‘繁華大道’!”
這些“隔空來信”為何令網(wǎng)友“破防”登上熱搜?不知何時起,“破防”這個詞頻頻刷屏。它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游戲,用來比喻心理防線被突破,內(nèi)心受到觸動,成為年輕人用以表達激動心情的口頭禪。
電視劇《覺醒年代》講述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立之初的故事,擷取歷史長河中最激蕩人心的片段,一百年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和熱血青年的群像深入人心,陳延年、陳喬年的故事由此為不少年輕人知曉。劇中年少“叛逆”的兄弟倆,有許多年輕人的影子;和父親之間不曾言表卻血濃于水的情感,也濃縮了尋常“父子之間”的相愛相殺。
犧牲時,陳延年僅29歲,陳喬年僅26歲。兩位烈士先后不幸被捕、英勇犧牲的史實經(jīng)過影視藝術(shù)化傳播,時代的殘酷映照出理想不滅的光輝,成為與許多觀眾反復(fù)共情的名場面。
許多人也感慨,《覺醒年代》播完許久,一直在刷屏。近日,中國歷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獻展,首度公開陳喬年履歷表,相關(guān)話題也沖上熱搜。在這份履歷表中可見, “專長:沒有”,“德國:路過”,“由何人供給:父親(很少)”,又讓人看到了這位革命先烈樸實而可愛的一面。還有AI技術(shù)修復(fù)老照片,重現(xiàn)李大釗等革命先烈的動人笑容,也令網(wǎng)友“破防”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