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本族譜,字跡工整,色澤穩(wěn)固;輕輕翻動,墨香四溢……近日,記者來到譜牒師陳若航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城關(guān)的工作室。
今年53歲的陳若航出生在一個修譜世家,其祖輩最早從事修譜要追溯到清道光年間。陳家的歐體手寫族譜技藝傳到他這,已是第六代。2014年底,陳若航獲評為“中國高級譜牒師”。

陳若航正在查閱族譜?!∪~秋云 攝
在陳若航的記憶里,他的爺爺是修譜好手,在閩侯當?shù)匦∮忻麣狻?歲那年,陳若航便跟著爺爺苦練歐體字。18歲起,他就參與一同編寫、修撰族譜。
陳若航端坐在案臺前一筆一劃地認真書寫。他表示,族譜是民間歷史傳統(tǒng)文化,一般都用手寫。小學(xué)的時候,爺爺經(jīng)常帶著他去寫字;在爺爺?shù)难罩?,他慢慢寫到十幾歲,“后來,就開始幫他寫這個族譜,一寫就是幾十年。”
“當時我爺爺也有交代,這個是非常認真的事情。”陳若航懷著敬畏之心,謹慎小心地書寫著。他說,作為傳承人,走出去幫人家做事情要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不能有一點馬虎。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