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“戴口罩”誤為“帶口罩”。“戴口罩”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,在相關(guān)宣傳中常被誤為“帶口罩”。“戴”指把物品加在能發(fā)揮其功用的身體某一部位,“帶”指隨身攜帶、拿著某物品。“戴口罩”指將口罩正確地加于口鼻之上,“帶口罩”即隨身攜帶、拿著口罩。顯然,“戴口罩”能阻止病毒入侵呼吸系統(tǒng),而“帶口罩”無法隔絕病毒。

二、“戴口罩”誤為“帶口罩”。“戴口罩”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,在相關(guān)宣傳中常被誤為“帶口罩”。“戴”指把物品加在能發(fā)揮其功用的身體某一部位,“帶”指隨身攜帶、拿著某物品。“戴口罩”指將口罩正確地加于口鼻之上,“帶口罩”即隨身攜帶、拿著口罩。顯然,“戴口罩”能阻止病毒入侵呼吸系統(tǒng),而“帶口罩”無法隔絕病毒。

 
           
	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	
							 
																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(記者 張曦)3日,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。它們分別是:命運共同體、錦鯉、店小二、教科書式、官宣、確認過眼神、退群、佛系、巨嬰和杠精。 為什么這十個詞能夠入選呢?中新網(wǎng)(微信公眾號:cns2012)記者就此專訪了《咬文嚼字》主編...
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 題:《咬文嚼字》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語 新華社記者孫麗萍 素有“語林啄木鳥”之稱的《咬文嚼字》雜志14日公布“2016年十大流行語”。“供給側(cè)”“工匠精神”“洪荒之力”等詞語上榜。 十大流行語之首:供給側(cè)。2015年11月,中央財經(jīng)領(lǐng)導(dǎo)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了“供給側(cè)結(jié)構(gòu)性改革”。此后,“供給側(cè)”成為高頻詞。推進供給側(cè)結(jié)構(gòu)性...
 
																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舉例 臺海網(wǎng)12月27日訊 據(jù)新華網(wǎng)報道 自2006年以來,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都會在年底公布“年度十大語文差錯”,糾正國人在當年常犯的“語文差錯”,也從一個角度回顧當年的熱點事件。昨天,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公布的“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”包含了常讀錯的字“酵”,...
臺海網(wǎng)11月21日訊 島內(nèi)社會向來熱鬧,媒體似乎從未因欠缺話題而發(fā)愁。如果仔細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在紛紛擾擾的藍色、綠色甚或桃色新聞事件中,總能翻揀到幾句趣語乃至拈出幾個“畫龍點睛”的詞匯。如果把每個詞都比喻成一道菜,那不同的廚師會有不同的風(fēng)格,不同的食客也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來。 “笨蛋” “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被罵笨。”國民黨大佬吳伯雄“直諫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