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地名有哪些含義?
那么,古代的地名都有啥講究?
梳理發(fā)現(xiàn),中國古代地名多因山水之宜,輔以方位而命名,于是有了汝南、濟(jì)陰、洛陽等地名。又或者,是以當(dāng)?shù)氐纳酱ǖ孛蔡攸c(diǎn)來命名。

圖片來源:微博截圖
還有這樣的說法流傳:西周初年,周王朝以陜?cè)?今河南陜縣境內(nèi))為界,劃分召公和周公的封邑,陜?cè)詵|曰“陜東”,由召公管轄;陜?cè)晕髟?ldquo;陜西”,由周公管轄。
“有些非常古老的地名,其詞源是什么可能我們已經(jīng)很難弄清楚了,比如古代的豳、盩厔等等,也有一些地名甚至可能是上古時(shí)期流傳下來的。”《東言西語》作者鄭子寧說。
除了按照地貌特征命名以外,有些地名還記錄著一個(gè)地方的風(fēng)物特產(chǎn),如玉門關(guān)、運(yùn)城;還可以體現(xiàn)人們的美好意愿,如寓意“泰山安則四海皆安”的泰安等等。
另外,一些地名有著特定的含義。相傳,“張國臂掖,故曰張掖”“敦,大也;煌,盛也。以其廣開西域。故以盛名”。由此看來,一個(gè)地名的背后,有時(shí)也藏著一個(gè)故事。
“‘嘉禾’按字面意思解釋原本指奇異的禾苗,比如一根苗有兩根穗之類。后來在古代泛指了,被認(rèn)為是祥瑞,所以也有的地方以此命名。”鄭子寧說。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