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仙還是普通人?
明代《封神演義》則進一步將姜子牙神化,各種法術(shù)出現(xiàn)在故事中。
例如,《封神演義》第四十八回中,姜子牙運用某種法術(shù)除掉趙公明:“子牙拜了六七日后,趙公明神散而不歸,不覺昏沉,只是要睡。半月后,趙公明越覺昏沉,睡而不省人事。”姜子牙還曾讓李靖等人利用桃木、犬血等布陣。這些當然都與《封神演義》這部作品的整體風格有關(guān)。
但另一方面,在《封神演義》中,姜子牙形象給人的感覺開始接地氣,有著普通人的煩惱。這多少有些狼狽。

制圖:李雪瑤
小說中,姜子牙花數(shù)十年修行,且擅長捉妖、算卦。
不過,他修行后并沒有立刻受到賞識,而是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:72歲高齡娶了68歲的“黃花女兒”?;楹?,他賣干面、開飯館、販豬羊,卻都不成功,還被妻子罵“飯囊衣架,惟知飲食之徒”。
一直到80歲遇到周文王,小說中的姜子牙才開始運籌帷幄。
同時,《封神演義》中的姜子牙早已不是那個身先士卒的武將形象,更偏向軍師或統(tǒng)帥的身份。
小說里,姜子牙指揮的軍事行動大多是成功的,可一旦親自上陣就屢嘗敗績。
像第四十七回中,姜子牙與趙公明交手,就被一鞭打死,后被廣成子救活;而第七十二回中,姜子牙也是接連敗逃。
在《封神演義》中,姜子牙既有著普通人的煩惱,同時又具備神仙的法力。
你眼中的姜子牙是什么形象?(完)
參考資料:《詩經(jīng)》《史記》《歷史·政治·文學(xué)——姜子牙形象的演變與文化內(nèi)涵》《〈封神演義〉中姜子牙形象的文化意蘊》
(來源: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;記者 宋宇晟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