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北京3月16日電 題:“性情中人”孟浩然:為了朋友不要工作?我敢!
作者:任思雨
星光熠熠的大唐詩壇,有件有意思的事:
李白和王維是同年出生、又相差一年去世,兩人在生前都在長安待過,也都在文壇上享有大名,但奇怪的是,這兩個人之間似乎從來沒提到過對方,更別說詩歌的往來。
不過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:
孟浩然。
我的朋友圈可不小
孟浩然的一生,都處在仕與隱的矛盾之中。
公元689年,孟浩然出生在襄陽城中一個書香之家,他少時苦讀詩書,立下鴻鵠之志。但另一方面,他內(nèi)心也很向往古代的隱士:
嘗讀高士傳,最嘉陶征君。
日耽田園趣,自為羲上人。
——《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游》
盛唐時期,隱逸風(fēng)氣盛行,二十多歲的時候,孟浩然和好友同隱鹿門山,這時候是“為仕而隱”,意在立身濟世,一邊隱居一邊讀書。

制圖:李雪瑤
眼看著周圍不少人都當(dāng)上了官,總這樣也不是辦法。40歲時,孟浩然來到長安求取功名,然而他的決心并不是很大,詩歌里也少見他的工作規(guī)劃。所以出來接連受挫兩三次,他便宣告放棄,又回家了。
盡管一輩子沒做官,但孟浩然的朋友圈可不小。
他平生重交結(jié),寫詩有才華,為人又仗義,“少好節(jié)義,喜振人患難”,所以人緣一直不錯。
他的朋友當(dāng)中,既有張九齡這樣的名相,也有刺史、主簿、僧道、隱士等各類人物,身處文壇一線的大詩人李白、王維、王昌齡、包融、崔國輔等都與有過他詩歌唱和。
據(jù)學(xué)者統(tǒng)計,如今孟浩然留下來的詩作有260多首,其中,交往贈答詩就有130多首,占到他詩歌總量的二分之一。
他的詩人朋友對他都很敬重。比如在李白的心中,孟浩然是一位瀟灑的逸士:
吾愛孟夫子,風(fēng)流天下聞。
紅顏棄軒冕,白首臥松云。
醉月頻中圣,迷花不事君。
高山安可仰,徒此揖清芬。
——《贈孟浩然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