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(任思雨) 1月16日,日本東京博物館將舉辦“書圣之后——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”,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顏真卿傳世名品《祭侄文稿》也將展出,引發(fā)了熱議。
兩岸網(wǎng)友都非常擔心,《祭侄文稿》作為極其珍貴的文物,長途跋涉展出可能會導致難以彌補的損壞。
《祭侄文稿》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一個草稿,上面有大量涂抹之處,卻歷來被譽為“行書第二”,與王羲之的《蘭亭集序》媲美。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?

《祭侄文稿》。來源:臺北故宮博物院網(wǎng)站
罕見的唐代書法真跡
在中國書法發(fā)展史上,顏真卿可以說是王羲之后聲望最大的書法家。蘇軾曾說,“詩至于杜子美,書至于顏魯公”,千年來,他的書法影響了書壇無數(shù)人。
《祭侄文稿》現(xiàn)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,橫59.6公分,縱29.2公分,大概相當于兩張A4紙橫著拼起來的大小。它與蘇軾《寒食帖》、趙干《江行初雪圖》一起被稱為“鎮(zhèn)館之寶”。

來源:臺北故宮博物院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