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光與家道中落
道光六年(公元1826年),雷景修的長子雷思起出生。李衛(wèi)偉說,同治、光緒兩位皇帝都想重修被毀的圓明園,指定雷思起負責設計。雷家為此趕制了數(shù)千件建筑圖紙和“燙樣”,但工程最終沒能實現(xiàn),只留下了數(shù)千件圖檔。

“燙樣”。圖片來源:《國家寶藏》視頻截圖
“樣式雷”的第七代傳人是雷廷昌。他主持重建了天壇祈年殿以及慈禧太后萬壽慶典的點景樓臺等,還因惠陵金券合攏和隆恩殿上梁有功,被賜二品頂戴。 “樣式雷”的榮譽達到頂峰。
但這不過是曇花一現(xiàn)。隨著清廷退出歷史舞臺,“樣式房”消失了。亂世中,雷家家道敗落,后人為生活所迫,開始變賣家族積累下來的珍貴圖紙和燙樣。
“中國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先生知道后很著急,呼吁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及相關(guān)機構(gòu)將大量圖紙和燙樣收購回來。” 李衛(wèi)偉說,雷家后人還將很多圖紙和燙樣賣給當時的“北平圖書館”。
伴隨珍貴圖紙的散落,“樣式雷”家族亦不復往日榮光,逐漸被人們遺忘。


 
          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