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培養(yǎng)有民族自信的人,形成源源不斷的活水”
今年8月30日,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,指出美術教育的重要性:“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。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,很有必要。做好美育工作,要堅持立德樹人,扎根時代生活,遵循美育特點,弘揚中華美育精神,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。”
“習主席的回信,態(tài)度鮮明,我非常認同他的話。”在談及此回信時,袁運生懇切地說,“我們需要在美術教育中培養(yǎng)出有民族自信的人,這樣才能發(fā)展下去,形成源源不斷的活水。”
要讓中國文化深深扎根于美術教育,需要肥沃的土壤與良好的外部條件,在袁運生看來,中國目前已經(jīng)具備用自身文化構建美術教育體系的條件。
構建教育體系,首先需要教學素材。近年來,大量文物的出土為中國美術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材。袁運生自2002年起,帶領學生考察中國古代雕塑,并提出復制中國古代雕刻進入基礎教學,以改變中國近百年來以西方雕刻為唯一范本的不合理結構。
2004年,“中國傳統(tǒng)雕塑的復制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”課題正式立項,這對中國當代美術教育方向的確立及中國傳統(tǒng)造型藝術的傳承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。2010年,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在給財政部、文化部、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批示中指出:“袁運生教授十多年潛心從事的這項研究,是中國美術教育與研究的基礎性工作,意義重大,難能可貴。”并提供了2000萬元的研究經(jīng)費。這筆錢的一部分,用于復制了很多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造像,為今后教學所用。
2017年11月3日,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了“中國傳統(tǒng)造型研究中心”。研究中心的成立,將傳統(tǒng)藝術鄭重地納入到高等美術院校教學體系中。袁運生說,“要將習主席對中國美育的期望真正落到實處,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基礎性工作。雖然現(xiàn)在人員較少,但仍有信心,期待能為中國美術教育體系重構貢獻一份力量。”
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