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恒告訴記者,2015年,他到大理旅游,在一家古玩商店里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一批刻有梵文的古磚。經(jīng)認真考證,這批古磚分別來自以大理古城為中心的多個佛教場所,為佛教密宗塔磚。塔磚原本鑲砌在佛塔周身,因佛塔坍塌、損毀和人為原因流散民間。

圖為5月27日,尹恒展示他收藏的部分塔磚。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
尹恒與其他學者經(jīng)過數(shù)年研究對比發(fā)現(xiàn),大理佛教密宗塔磚上的梵文與中原佛教密宗梵文、西藏藏傳佛教密宗梵文不同,恰恰與印度“后笈多體”梵文高度吻合。
他解釋,密宗是印度婆羅門教支派與佛教融合形成的佛教派系之一,大約興起于公元7世紀,并迅速傳播至唐代中國。“中原佛教密宗使用‘悉曇體’梵文直至宋代密宗消歇,而西藏藏傳佛教密宗使用‘蘭扎體’梵文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