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來,二十來歲的杜甫出門游歷,來到郇瑕(今山東臨沂);沒多久又跑到吳越之地漫游,一玩就是五年。倒是沒有完全放棄科舉,中間還跑回來參加了一次鄉(xiāng)貢。
他對長途旅游的熱情有多大?開元二十四年(公元754年),杜甫參加進士考試,結果很糟糕:落第。他也不著急,正好父親擔任兗州司馬,借著探親的機會,收拾好行李就跑到了兗州,開啟了齊趙之游。
這一游,又是好幾年。“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”,杜甫也沾染了幾分游俠之氣,他結識了一眾好友,讀書之余,每天呼朋引伴,騎馬打獵,把酒言歡,說不完的快意。
有一回,出游之時,他在房兵曹那里,看到了一匹名貴而又身姿矯健的大宛駿馬,贊嘆不已。便對主人說,有了如此驍勇飛騰之馬,還愁日后不能建立功勛嗎?
“胡馬大宛名,鋒棱瘦骨成。竹批雙耳峻,風入四蹄輕。所向無空闊,真堪托死生。驍騰有如此,萬里可橫行”——杜甫《房兵曹胡馬》
彼時的杜甫,詩風豪邁:“放蕩齊趙間,裘馬頗輕狂。”“殺人紅塵里,報答在斯須。”……于山水之間縱情恣肆,充滿了朝氣與俠氣,不輸李白。

李雪瑤 制圖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