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(記者白瀛)北京人藝話劇《天之驕子》21日晚再次登陸首都劇場。雖然緊張的宮廷斗爭也是一大看點,但本劇重在探討個體的存在價值和人生定位問題。
《天之驕子》是郭啟宏“文人歷史劇”三部劇的第二部(另外兩部是《李白》《知己》),講述了曹操為培養(yǎng)接班人而在三個兒子曹植、曹丕、曹彰之間進行選拔,以及曹丕稱帝后為鞏固政權而設計謀害兄弟的故事。
該劇1995年首演時由濮存昕的父親蘇民導演,此次演出的是蘇民、唐燁2013年共同執(zhí)導的重排版。唐燁說:“作者郭啟宏事實上不是在講某一個人是天之驕子,而意在表示曹操和他的兒子們都是天之驕子,就像劇中所說‘能作梁的作梁,能作柱的作柱,不能作梁作柱的當柴燒’。這個作品在探討一種人生的定位問題。”
舞臺布景成三角柱狀,以黑色和紅色為主,一口方鼎和兩只金獸成為三個不動的舞臺形象,加上六個活動的景片,結合了現代藝術元素和漢代文化內涵,營造出輕盈的夢境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