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陳賡一家,中為陳知建 資料圖
本文摘自:人民網(wǎng),作者:劉功虎,原題:陳賡:“紙條求婚”轟動中共五大,節(jié)選
生于1903年2月27日,湖南湘鄉(xiāng)人。1924年入黃埔軍校一期,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。1934年隨中央紅軍長征??箲?zhàn)期間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。解放戰(zhàn)爭期間率部參與淮海戰(zhàn)役、渡江戰(zhàn)役,攻下華中、華南、西南直至云南全境,并參加抗法援越戰(zhàn)爭和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。曾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、國防部副部長等。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。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,享年58歲。
大革命時期,陳賡在武漢負責中共中央的安全保衛(wèi)工作,在此期間,他與來漢參加中共五大的上海女代表王根英締結(jié)了一段富有戲劇性的姻緣。6日,本報記者赴京采訪了陳賡大將次子陳知建,聽他講述這段愛情故事。
求愛信3次被貼上墻
1927年3月,時年24歲的陳賡,從蘇聯(lián)回國后來到武漢,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特務(wù)營營長。
不久,蔣介石在上海發(fā)動“四一二”政變,陳賡聞訊后義憤填膺,立即聯(lián)絡(luò)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學生,組織“黃埔軍校討蔣委員會”,發(fā)表討蔣宣言。
4月27日,中國共產(chǎn)黨在武漢召開“五大”,陳賡指揮他的特務(wù)營和當?shù)毓と宋溲b糾察隊進行警戒和保衛(wèi)工作,使15天的大會得以順利進行。
會上有位上海來的女代表王根英,是上海怡和紗廠的紡織女工。她是位不平凡的女性,“五卅”運動期間曾帶領(lǐng)數(shù)千女工在上海南京路上游行示威,后來又參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,勝利后被選為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的人民委員。
早在1923年,陳賡與王根英就在工人夜校相識,當時陳賡是夜校的教員。
王根英在漢出席“五大”期間,陳賡決定抓住機會向她表白。陳賡兒子陳知建告訴《陳賡傳》(2007年出版)采寫組,在一次聽報告時,陳賡拿出一張紙條,寫下:“王根英同志,我愛你!我向你鄭重求婚,希望你嫁給我!陳賡。”寫罷,他托人把紙條遞給王根英。
奇怪的是,第二天,他寫的紙條出現(xiàn)在會場的墻壁上。他沒有打退堂鼓,連夜又寫了第二封信送過去,“根英,我愛你!我請求你做我的妻子!”信件又被貼上了墻。陳賡再鼓勇氣,寫了第三封信,“調(diào)子”越來越高:“根英,我發(fā)誓娶你為妻!不達目的,決不罷休!”這封信得到的還是同樣的命運。
陳知建告訴記者,字條的內(nèi)容是他們兄弟幾個多年后從當時參會人員打聽到的。王根英為什么把求愛信貼出來?他推測,那時王根英年紀輕,毫無戀愛的思想準備,雖然她對陳賡沒有壞印象,卻總覺得時機沒成熟,在別人的慫恿下,為了清醒陳賡的頭腦,才采取了這樣的行動。
周恩來居中撮合良緣
陳賡生前從來沒有談過這段往事。曾經(jīng)親眼目睹過此事的老革命,也沒有誰能說得出其中的奧秘,只是回憶說,陳賡那時和大家講笑話,誰在王根英面前說一句“陳賡是好人,不是壞人,我就給他磕個頭”。于是大家都到王根英面前說陳賡是好人,雖然他并沒有給大伙磕頭。
陳知建透露,情書“示眾”三次之后,圍觀的人們興致都上來了,圍攏他們倆開玩笑:“王根英,你這樣處理情書,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?”陳賡說:“我看總不是反對吧!她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陳賡正在向她求婚呢!”王根英“嚴肅”地問陳賡:“你別太自信!我為什么要嫁給你?”
陳賡是一位樂觀幽默的人,無論何時、何地、何事、有何困難、有何險惡,他均笑嘻嘻、樂呵呵,妙語連珠,無拘無束,一言既出,四座生風,人稱“軍中幽默大師”。這時他充分發(fā)揮幽默才能:“你為什么要嫁給我?這還不好回答?因為我愛你嘛!再說,我們郎才女貌兼女才郎貌,志同道合且有感情基礎(chǔ)呀!”
這下連王根英都忍不住笑了。
陳賡的事情轟動了大會,周恩來知道后批評他不懂戀愛藝術(shù),求愛不講策略。他和鄧穎超親自出面,找王根英談話,王根英羞澀地答應(yīng)了。“五大”結(jié)束后,經(jīng)組織批準,陳賡和王根英在武漢結(jié)婚,成為一對革命夫妻。他們婚后生下兒子陳知非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