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讓文物“走”出來,可拆卸3D打印數(shù)字化石窟12日在浙江大學亮相。當日,由浙江大學與山西省文物局主辦的“魏風堂堂:云岡石窟的百年記憶和再現(xiàn)”特展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幕。
“鑿石開山,因巖結構,真容巨壯,世法所希。”云岡石窟是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后,第一座由皇家開鑿興造的大型石窟寺,其洞窟形制和造型風格被佛教考古界稱為“云岡模式”,代表了公元5世紀世界建筑和雕塑藝術的優(yōu)秀水平。

圖為展出的云岡石窟復制窟。盧紹慶 攝
本次展覽分為四個單元,精選云岡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、碑刻、陶瓷器具、建筑構件等文物112件(套),許多展品系首次向公眾集中展出。展品還包括浙江大學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院與云岡石窟研究院聯(lián)合完成的可拆卸3D打印數(shù)字化石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