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熊夫妻”棄子離家出走,民警變身“奶爸”照顧小孩至深夜。
近日,漳州龍文區(qū)一對夫妻賭氣吵架,為逞一時之快,雙雙“任性”離家出走,丟下一對年幼子女在家無人看管。龍文公安分局民警接報后立即出警,將孩子暫時帶回派出所照顧。(6月7日《海峽導報》)
□溫國鵬
俗話說得好,馬勺沒有不碰鍋沿的。夫妻過日子,一輩子都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或許有,但絕大多數(shù)還是磕磕絆絆走過一生。大多數(shù)婚姻中爭吵是不可避免的,但再是生氣,也不能讓孩子成為受害者。
要為愛心滿滿的民警點贊,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是冰冷雨夜里一道溫暖的光。不過這是否足夠徹底消除孩子的心靈陰影?
夫妻無隔夜之仇,成人對矛盾爭吵的承受能力和化解能力遠非孩子可比。對于夫妻二人來說,可能很快就會忘記爭吵和好如初,但孩子們卻未必就能這么“健忘”,尤其是父母在爭吵中有意無意地讓其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后,他們未必就能那么輕松地走出陰影。有心理研究表明:父母經(jīng)常吵架,并常受到父母負面情緒影響的孩子,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%。所以,要想成為合格的父母,必須成功抑制彼此的暴脾氣——吵架或許不能避免,卻應該避開孩子;相敬如賓雖然很難,卻必須在孩子面前盡量從容。
作為成人,我們可能只是想用一場吵架來解決夫妻生活中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可能在夫妻攜手走過的漫長歲月中,發(fā)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那場爭吵早就已經(jīng)模糊不清,但對于孩子而言,卻可能清晰地記住,傷口遲遲難以愈合。
來自父母的一粒充滿負面情緒的塵埃,落到年幼的孩子身上,有可能成為需要用一生去清除的大山。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用一生的時間去做一場艱難的“愚公移山”,還請控制情緒,不要讓孩子成為出氣筒或者犧牲品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