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,不免服務更不免責
聲音3
□孫春燕
園博苑免費開放是對民生的關懷與體貼,免費開放也是對全域旅游的認同與響應,此舉讓全民共享生態(tài)文明建設成果,將不斷增強市民和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不過,免費開放不等于免責。公園始終是一個公共場所,免收門票大大刺激市民的游園熱情,同時也對公園內(nèi)設施的安全性、友好性,對公園安保、應急等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免費不等于免責,園博苑需要將責任明確,不推責、不怕責。
免費開放不等于免服務。在廈門園博苑開放的過去幾年里,雖然成了廈門旅游的一張名片,但提起園博苑時,除了贊美也有一些槽點:公園面積過大、區(qū)域劃分不清晰、路牌指示不明確、相關配套不完備、動線設計不合理等。
廈門園博苑既然已經(jīng)邁出了免費的第一步,更需要細微處著手、人性化改善,練好“內(nèi)功”迎接更多游客的考驗。
聲音4
□曾宇珊
“太好啦”“終于等到你”“為廈門市政府點贊”……不久前,廈門市園林博覽苑的一則“官宣”,贏得市民游客的一片叫好:5月1日起,園博苑將對社會免費開放,入園無需再購票。乍一看,這是讓利于民的一件好事,細細品味,“贏”銷理念蘊藏其中。
自2007年建成對外開放至今,園博苑長期實行門票制。一票制60元,倘若一家人出游,動輒就要幾百元,不低的開銷阻擋了不少人入園的腳步。除了大片花海綻放的時節(jié)會迎來“打卡”人群,平日里園內(nèi)的一些景點鮮有人問津。而在2020年上半年,廈門A級景區(qū)免費開放,前往園博苑的車輛時常把高架橋堵成停車場,園內(nèi)雕塑上總“掛”著熊孩子。撤去門票這道“攔卡”,園博苑勢必再度迎來“報復性”觀光。
尤其是在周末和節(jié)日小長假,島內(nèi)外市民會前來游覽,外地來廈游客也可能蜂擁而至。屆時,園區(qū)內(nèi)的游樂點、休憩點人聲鼎沸,相應的各種需求大增,必然帶動無數(shù)的生意。表面上不收門票似乎損失了一部分收入,實則激發(fā)了另一些商機,反而將賺得盆滿缽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