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漫畫/朱慧卿
□郝冬梅
十年來,中國的健身房數量呈爆發(fā)式增長。但記者采訪發(fā)現(xiàn),相當一部分教練都是經過兩三個月培訓就上崗,有的甚至“一周速成”。業(yè)內人士說,有的教練可能一兩個月前還是美發(fā)師、廚師,有的是在健身房做銷售、街上發(fā)傳單的,一旦店里缺人就“趕鴨子上架”,簡單培訓后換身衣服就充當教練帶顧客。(4月13日《北京青年報》)
“美女、帥哥,健身了解一下!”走在城市大街,很多人都曾遇到健身房的店員派發(fā)廣告?zhèn)鲉?。?0年來,中國的健身房數量呈爆發(fā)式增長。國家體育總局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19年全國健身房總量已超過10萬家。
眼下,我們正在打造“健康中國”,在“全民健身”的需求之下,健身行業(yè)也就有了寬廣的市場。很多人看到商機,紛紛投資健身行業(yè)。而健身行業(yè)的火爆,就需要更多的健身教練。于是,一些短期培訓的健身教練也就粉墨登場。
健身教練是指導人們如何健身的。而“速成教練”很可能把“健康消費”變成“消費健康”,甚至害了想健身的人。就像報道里說的“廚師當教練”一樣,倒不是說廚師就不能轉行當教練,而是說“廚師當教練”需要達到“當教練”的標準,而不是“丟掉大勺”就可以“舉起鉛球”。
健身教練必須是專業(yè)的,這是底線。對于管理部門而言,需要對“教練培訓機構”加強管理,而那些為賺錢卻丟失了底線的培訓機構,更要加以打擊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