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字
2歲小朋友走完6公里
在前日活動中,2歲的陳宇恩小朋友可是場上的一位小明星,頭戴著螃蟹小帽,騎在爸爸的肩膀上,手舞足蹈地走上賽道。著名主持人彭軍笑著說,這個小朋友是坐上了“頭等艙”呢。
不到兩個小時,陳宇恩和爸爸就蹦蹦跳跳地返回終點。這么短時間能走完6公里,陳宇恩的爸爸也有些吃驚。“從小讓孩子感受公益的力量,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。”
陳宇恩與可樂公益徒步也很有緣分。他頭上戴的螃蟹帽,就是去年哥哥參加公益徒步時贏得的。陳宇恩很喜歡,今年參加公益徒步時,要求一定要戴著這個帽子。
5歲的陳鳴小朋友同樣覺得徒步活動樂趣滿滿。“6公里賽道上,有酷兒等卡通人偶為我們加油鼓勵,我跑起來更來勁了。”
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
在此次徒步中,晨報共組織了59組小記者參與,其中要屬大同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小記者們最為積極。報名啟動后,53位家長孩子組團報名。他們中有不少是公益徒步的“常客”。
徒步過程中,這些親子間有愛、孩子間互助的瞬間,都讓人感動不已。汪哲希小朋友腳受傷了,在同伴的幫助下堅持走完全程。已有身孕的呂銘熠媽媽也到場參與,用行動告訴孩子,愛心是最好的教育。許晨晗玥第一次和爸爸一起徒步,看著孩子開心的笑臉,許晨晗玥的爸爸表示明年還要參與。
在補給點上,主辦方準備了補給品和飲用水。為了保證垃圾不落地,家長們都帶了垃圾袋,并不斷教育孩子要保護環(huán)境。
孩子的笑臉是最好的回報
出發(fā)點前,志愿者李放忙前忙后,看著所有隊伍順利出發(fā),他才有機會休息。1個半小時后,選手返回終點,李放又召集志愿者忙了起來。
李放是集美大學大四的學生,他已經(jīng)連續(xù)4年參與徒步志愿者工作了。今年他負責的是前4公里的賽道安全事宜,早上6點他就到場準備布置,一直忙碌到下午5點才能收工。
為何持之以恒地堅持志愿者工作,李放說那是因為這個活動意義非凡。“我曾和可樂的工作人員一起去當?shù)貙W校安裝凈水設(shè)備。喝到干凈飲用水時,孩子們的笑臉堅定了我做志愿者的決心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