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州:保姆照顧雇主14年 雇主兩代人照顧保姆至百歲

徐毅勇給躺在床上的姥姥喂飯

徐毅勇的母親介紹老太太當初為他們家照顧孩子的故事
她一生結(jié)過三次婚,但缺少家庭的溫暖。54年前,在丈夫去世后,孤苦無依的她與徐洪山一家結(jié)了緣,作為保姆幫助帶大了4個孩子。此后,無兒無女的她就成了他們的親人,40多年來,兩代人對老人呵護備至,不離不棄,如今她105歲了……
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/文 周甬/圖
54年前,孤苦無依的她當起保姆
“丈夫去世后,她在鄭州無依無靠,生活都成了問題,過得很艱難。”昨日上午,在鄭州市前進路25號院,89歲的徐洪山老人說,他退休前在鄭州食品公司上班,妻子李金華在醫(yī)院做護士,倆人工作忙,仨孩子無人照顧,經(jīng)朋友介紹,請了諸秀珍到家中做保姆。
那一年是1962年。第二年,徐洪山最小的孩子徐毅勇出生了,就更忙了。“我們有4個孩子,老大和老三是姑娘,老二和老四是兒子。”徐洪山說,他老家是許昌襄城縣的,幼年父母雙亡,妻子父母也去世得早,“照料4個孩子是個很大的難題”。
徐洪山說,諸秀珍剛進家門時,由于比他大16歲,因此他和妻子就以“老嫂子”相稱。孩子們則喜歡叫她“姥姥”,她聽了非常高興。
“當時工錢商量好了,每個月除了管吃管住,再給20多塊錢,那時候我的每月工資也就30塊錢。”82歲的李金華說,“她心地善良,為人勤快,干家務是一把好手,任勞任怨。我們上班后,幾個孩子交給她也放心。”
“住的房子60多平方米,兩室的,那時候沒有客廳,連她總共7口人,住不下咋辦?晚上就睡在沙發(fā)上,打地鋪。”李金華說,“那時候物質(zhì)條件差,生活普遍困難,我們沒把她當成外人,俺們吃啥她也吃啥,家里穿的用的都少不了她,兩家的關(guān)系還算融洽。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