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愛心引向社會志愿服務
冉枝瑜的解決辦法是把流向殘疾兒童學校的愛心資源,引向社會,在2007年底2008年初,他在福州成立了天新公益,一方面繼續(xù)做殘疾兒童教育,一方面做志愿服務活動。
那段時間基本上每到節(jié)假日,冉枝瑜便忙著舉辦志愿活動,從活動策劃,到資源整合,到媒體推廣,他以一己之力干了一個團隊的事情,天新公益慢慢地在福州小有名氣,主辦的志愿活動常見諸報端。
天新公益由此引起了當?shù)?/span>文明辦、慈善會、共青團等單位的注意,開始聯(lián)合舉辦志愿活動,天新公益由此增加了一些活動經(jīng)費。天新公益還發(fā)展了兩三家共建單位,辦公經(jīng)費、活動經(jīng)費上獲得了共建單位的一定支持,再加上殘疾兒童教育的固有收入,支撐起了天新公益的一系列志愿活動。
不過,一個新問題凸顯出來:志愿服務沒有固定團隊,幾乎是冉枝瑜“一個人在戰(zhàn)斗”,接二連三的志愿活動搞得他整天疲于奔命,晚上一到家就倒頭睡覺,第二天兩眼一睜又立刻上緊發(fā)條。
他開始反思:許多志愿活動其實是各自分散的,沒有一條線串連起來,每個活動無法延續(xù),活動之間無法形成合力,所以盡管做得很辛苦,效果卻不明顯。
于是,他的公益之路有了第二次轉(zhuǎn)身。
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