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河馬曾在海軍部隊待了十六年,從部隊退役后就一心想玩,也沒去上班,在廈門周邊零零散散做些生意。
從部隊的集體生活突然變成一個人,河馬感到無所適從,回到老家,原來的朋友也都生疏了。他說可能只有在部隊呆過的人,才知道那種落差和孤獨。

于是他在原來的部隊附近租了個房子,希望朋友們有個地方可以聚在一起。為了朋友登門時方便些,就多配了幾把鑰匙發(fā)給他們,后來朋友又帶了新的朋友過來,鑰匙也就越發(fā)越多。
最后竟然三四百個人都有這里的鑰匙,還陸陸續(xù)續(xù)不斷增加。
河馬忙不過來,就把鑰匙交給隔壁大姐,讓她幫忙開門。但來這里的人越來越多,大姐開門也煩了,干脆每天早上起來就把門打開,到晚上才鎖上。

不知不覺,這里也就從私人空間到半開放空間,最后成了一個共享空間——所有的咖啡和茶都自助,沒有人看管,走的時候自愿投錢。
河馬把這里取個名字,叫做 " 巢 "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