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廈大囊螢樓
臺海網9月23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文/圖)從廈門大學西村校門進入校園,孩子們神采奕奕、步履堅定,來到白墻紅瓦的三層小樓前——廈大囊螢樓。參觀完廈門大學革命史展覽館后,他們小心翼翼地展開國旗,留下一張“火紅”的合影,胸前的紅領巾和國旗一樣鮮艷亮眼。
9月22日上午,廈門市演武小學組織學生代表參與“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”活動,走進廈門大學囊螢樓追尋革命足跡,以少先隊員的身份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上祝福。
作為廈門大學的附屬小學,演武小學同樣注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,堅持開展“行見演武”活動,時常帶領學生探尋城市里的英雄足跡,鼓勵學生積極參與“紅領巾講解員”活動,激勵他們傳承優(yōu)良品質與崇高精神。
就讀于六年級的學生陳奕勝,是演武小學“紅領巾講解員”的一員,多次來到廈門大學參觀。此次帶著國旗一同前來,對他而言意義非凡:“每次來到革命遺址,都是一次新的學習,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總是一次次打動我。以后,我要更努力學習,成為國家的棟梁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