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六中合唱團參加學校的黨史學習教育團課,新歌《燃燒》同時對外發(fā)布。

▲合唱團同學課間練習新歌《燃燒》。
臺海網(wǎng)5月5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廈門六中合唱團昨日發(fā)布原創(chuàng)新歌《燃燒》及其MV(音樂短片),獻禮建黨百年。這首歌是在學校的一節(jié)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課上對外發(fā)布的。昨晚,央視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報道各地開展“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”主題團日活動,廈門六中這節(jié)團課也亮相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。
新歌背后還有新電影
據(jù)介紹,《燃燒》的MV是由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聯(lián)合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、中共廈門市委教育工委、中共廈門市海滄區(qū)委宣傳部共同出品。這次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外景拍攝地點選在白鷺洲下沉式廣場,為了凸顯“燃燒”意境,特采用了夜間拍攝。
從發(fā)布會介紹看,這首新歌“大有來頭”——它是電影《讓這首歌作證》的推廣曲。
《讓這首歌作證》這部電影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和中共廈門市海滄區(qū)委宣傳部指導創(chuàng)作,根據(jù)歌曲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作詞作曲家曹火星同志真實事跡改編,揭示“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”的深刻道理。
田華講述與歌曲的緣分
93歲老藝術家田華為新歌“打榜”,發(fā)布會上播放她的一段視頻,她在視頻里介紹了自己和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的緣分。田華說,她第一次唱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是15歲的時候,一直唱到了今天。
田華告訴記者,當她聽到廈門六中合唱團演繹新歌《燃燒》時,她覺得孩子們就像一個個革命薪火的火種,代代傳承。希望他們努力學習、熱愛祖國、聽黨的話、愛人民,在未來的日子里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,做一個有作為的優(yōu)秀青年人。
歌曲展現(xiàn)青年風采
廈門六中合唱團是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翻唱周杰倫歌曲聞名的。合唱團編曲及制作人徐聰介紹,《燃燒》這首歌曲一改以往的曲風,特別加入了宏大的器樂伴奏,目的是展現(xiàn)出這一代青年在當今發(fā)展進程當中冉冉上升、星火燎原的狀態(tài)。
他說,“燃燒”意思指每一位青年人如一團小火苗,大家有同樣的信仰,就可以團結起來燃起熊熊烈火。
《燃燒》的作曲是范家寧、徐聰,作詞是陳陽。歌曲唱道:我想撲向大地,讓自己燃燒,燃起點點星火,傳遍天涯海角……
【鏈接】
電影改編自曹火星真實事跡 他19歲創(chuàng)作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
鮮為人知的是,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這首歌是曹火星在19歲時寫成。
媒體報道說,曹火星是河北省平山縣西崗南村人。1943年,19歲的曹火星已是晉察冀邊區(qū)抗日救國聯(lián)合會群眾劇社的音樂組組長,在10月深秋的夜晚,曹火星突然想到延安《解放日報》上的一篇社論文章——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》,很快,曹火星便在紙上寫下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”,新歌的題目就此誕生了。
著名黨史專家逄先知曾在《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》的文章中寫道,1950年的一天,毛主席聽到女兒在唱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》,便糾正說,沒有共產黨的時候,中國早就有了,應當改為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”,這樣才符合歷史事實。本報記者佘 崢
廈門六中 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呈現(xiàn)黨史
新歌發(fā)布是在廈門六中“音樂團課”上發(fā)布的,即除了推出新歌,廈門六中學生們還通過情景劇、詩朗誦、阿卡貝拉合唱等不同藝術形式呈現(xiàn)黨史。學生們通過詩朗誦《紅船從南湖啟航》,再現(xiàn)了1921年黨的一大在嘉興南湖紅船上召開的情景;用“阿卡貝拉”合唱《我的祖國》,回顧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的場景。
今年3月,廈門六中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隊,探索將音樂藝術和團課相結合,讓黨史學習教育變得更加“鮮活”。(記者 佘崢 圖/記者 林銘鴻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