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何家山2號墓搖錢樹復制件。(市博物館供圖)
臺海網(wǎng)4月18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《涪城漢韻——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文物精品展》正在廈門市博物館舉辦,現(xiàn)場共展出漢代精品文物111件(套),包括何家山2號墓搖錢樹復制件,其原件是目前國內出土的搖錢樹中最高的一株,為國家一級文物,亦是首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之一。
此次展覽分為“千載漢風道涪城”“物阜民豐百業(yè)興”“居諸不息煙火盛”“禮正樂教幕神仙”四個單元,共展出111件(套)漢代精品文物,其中器物79件(套)、畫像磚拓片12件、畫像石拓片20件,包括東漢銅弩機、東漢紅陶、西漢彩繪陶、漢代崖墓畫像石拓片等等。其中展出的何家山2號墓搖錢樹雖為復制件,但也十分珍貴,它曾經作為“三星堆:人與神的世界”特展的重要展品,以一級文物標準,通過層層審批,在意大利展出。
據(jù)介紹,涪城即為今四川省綿陽市的涪縣,是古代金牛道、陰平道的交會地,蜀地的水陸要沖,成都的東北門戶。漢代是綿陽見錄史書的開端,經四百余年的發(fā)展與積淀,為后世留下了不可勝數(shù)的物質和精神財富,隨著歲月的流逝,潛移默化地滲入蜀人的血脈之中,重構了蜀人的文化基因,鑄就了蜀人堅韌、豁達、樂觀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征。此次展覽,觀眾可以在書錄史載之外,通過出土文物見證兩漢時期綿陽物阜民豐的繁榮景象。
展覽由廈門市博物館、綿陽市博物館主辦,在市博物館二樓臨時精品廳展出至6月16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