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之強
獲得時任廈大黨委書記題字 又創(chuàng)作同名的5米手卷
這幅畫卷的卷首由當時的廈門大學黨委書記王豪杰手書“南方之強"四字。2003年,這幅長卷還在創(chuàng)作中,王豪杰觀看初稿后欣然提筆為這幅長卷題字。曹祥說,廈大被學界稱為“南方之強”,他認為這四個字特別能表現(xiàn)廈大精神,因此長卷以“南方之強”命名。
2006年4月廈門大學85周年校慶時,校方曾將此長卷展出,受到國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好評。
這幅長卷完成后,曹祥緊接著又花了兩三個月時間,為廈大主校園繪制了一幅手卷,長度將近5米,濃縮了校園內的主要建筑,同樣以“南方之強”命名。手卷方便攜帶,更容易展示和收藏。
潛心創(chuàng)作
夫妻聯(lián)手歷時兩年多創(chuàng)作
為確保真實查閱文史資料
曹祥原為黑龍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2002年受聘于廈門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。

■曹祥和戚繼華聯(lián)手創(chuàng)作長卷。
曹祥創(chuàng)作長卷并不是第一次,早在1999年,他與夫人戚繼華合作的128米長卷《哈埠春秋圖》就曾引起轟動。從哈爾濱來到廈門后,他們愛上了這座南國海濱之城。“廈大校園四季蔥綠,鳥語花香,深厚的人文底蘊、獨具風格的建筑,以及芙蓉湖畔的讀書聲讓我陶醉。漫步在美麗的校園,我萌生出強烈的創(chuàng)作欲望,想將這美麗的一切用畫筆記錄下來。”他說。
2002年初,剛到廈門的曹祥就開始了廈大校園全景圖的創(chuàng)作。由于工作繁忙,他只能利用業(yè)余時間創(chuàng)作,而戚繼華辭去教育中心行政主管工作,一心一意當他的助手。
戚繼華說,當時她特地到深圳買了一臺攝像機,白天曹祥上班,她就帶著攝像機到處拍攝,同時查閱各種文史資料。寫實的畫作容不得虛構,所有事物都要原汁原味表現(xiàn)出來。回家后,她把視頻分解成照片,結合資料,讓曹祥先畫速寫,反復確認無誤后再畫草稿。每逢節(jié)假日,曹祥也會背起畫夾徜徉于校園,就這樣一段一段畫好再合并,歷時兩年多,幾經(jīng)修改雕琢,2004年6月這幅長卷終于定稿。
如今,畫中的一些建筑、場景已不復存在,但通過畫卷不僅可勾起美麗的回憶,也能探索廈門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印記。
(文/圖 記者 龔小莞)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