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特寫】
《鼓浪嶼之波》他唱了幾萬遍

臺海網(wǎng)3月10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54歲的代明來自貴州遵義,堪稱鼓浪嶼最資深的街頭藝人,已在鼓浪嶼彈唱二十二載。
1999年,代明來到鼓浪嶼,正式開啟音樂之路,并被特批成為鼓浪嶼景區(qū)音樂歌手。2004年,他成為鼓浪嶼第一批“持證上崗”的街頭藝人。二十多年來,除了彈唱別人的歌曲外,他還發(fā)表過三張個人專輯。
代明的個人曲庫一直在更新,游客點的歌,他基本都能唱。早期,代明喜歡唱韓紅、騰格爾、尼瑪澤仁·亞東等人的歌,最近則最愛唱今年春晚舞臺上的那首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,“旋律非常美,客人也喜歡點。”他說。
雖然流行的歌曲一首換一首,但有首歌經(jīng)久不衰,那就是《鼓浪嶼之波》。這是代明彈唱最多的一首歌,“這么多年來,至少唱了幾萬遍,有時一天唱好幾次。”他說。
直到現(xiàn)在,只要沒有特殊安排,代明依然每天到海上花園酒店的點位進行街頭表演。他說,以往游客多時,一天可以收上千元“打賞費”。 (記者 柯小嬌)
【記者手記】
文化更多樣 城市更溫情
臺海網(wǎng)3月10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一座美好的城市應該是有文化的城市。街頭文化當然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,唱一首民謠,拉一段小調(diào),描一筆人像……文化在街頭,滋養(yǎng)在心間。
這幾年來,因為城市管理問題,街頭藝人似乎“消失”了。而廈門此次在各區(qū)公開招募街頭藝人,簽訂街頭文化表演協(xié)議,并指定固定地點讓其進行表演,可謂“兩全其美”。一方面,可以促進街頭表演正規(guī)化、合法化,增加城市休閑娛樂項目,對城市文化建設有著補充作用;另一方面,這也給街頭藝人提供了生存空間和平臺,也讓城市管理更富有人性化和人情味。
文藝總是從泥土里開出花來的,街頭亦是遼闊浩蕩的“基層”。相信在文化的充分氤氳下,我們的城市不僅能“生長”出高樓大廈,還能滋養(yǎng)出更多有趣的靈魂、豐富的內(nèi)心,為廈門增添更多文化韻味。(記者 柯小嬌)


 
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