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蔡燕瑜背著腳踝受傷的孩子,接送她往返校門口與教室。
?。ㄊ茉L者 供圖)
臺海網(wǎng)2月27日訊 據(jù)廈門日報報道 小學生腳踝受傷不能下地走路,老師蔡燕瑜從家長背上“接力”,穩(wěn)穩(wěn)當當把她送到教室上課,家長在校門外欣慰地笑著,其他老師紛紛點贊,“辛苦了,最美教師!”從2月22日開始,這溫馨的一幕每天都會在同安祥平中心小學出現(xiàn)。
作為一名小學體育老師,今年36歲的蔡燕瑜從教近12年,在學校教一年級、四年級和五年級的部分班級,與此同時,她也是一位母親,兩個孩子一個讀小學三年級,一個在上幼兒園。不論在家還是學校,蔡燕瑜和孩子們的相處總是融洽而溫馨,她常常覺得,看著學校里的學生就像在看自己的孩子。
溫暖的接力
小女生扭傷腳踝走不了路
老師主動與家長配合接送
2月22日是春季學期開學第一天,早上7點多,體育老師蔡燕瑜在廈門市同安祥平中心小學校門口值班,導護孩子們有序進入校園。突然間,她看到一名家長背著一個小姑娘在校門口徘徊,一邊張望一邊面露難色。蔡燕瑜主動上前詢問得知,小姑娘是本校一年級的學生,前兩天下樓梯時不慎扭傷左腳腳踝,暫時無法下地走路。疫情防控期間,學校出于防疫考慮,規(guī)定家長不得隨意入校,于是蔡燕瑜主動和家長商量,家長送孩子到校門口后,由她“接力”背孩子入校園,直到安全送到教室座位上;放學時,她再準時趕去教室,把孩子背到校門口交給家長。
接下來幾天的上下學時間,蔡燕瑜都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校門口和教室里,與家長配合接送孩子,她溫暖的后背成了校門口和教室之間的“橋梁”—— 背著1.15米高、50多斤重的小姑娘,從校門口出發(fā),穿過測溫通道,在體溫檢測處排隊測溫,之后爬上教學樓2樓,直到進入教室把孩子放到座位上。這段路程百來米,需要花費近5分鐘完成,每天都得走上4遍,有時蔡燕瑜也會氣喘吁吁地在樓梯旁歇一小會兒,偶爾有其他老師路過為她點贊,蔡燕瑜有些不好意思,“這沒什么,累并快樂著。”
溫馨的校園
老師同學主動幫忙
家長心中暖流涌動
“對待別人的孩子也應該像自己的孩子一樣。”蔡燕瑜笑著說,其他老師看到這種情況也會這樣做的,“課間時分,課任老師和其他同學也主動熱心幫忙,攙扶受傷的孩子去上廁所等等。”
“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因為受傷影響正常開學、上課,幸好學校和老師及時伸出援手,幫了大忙。”孩子的父親張先生說,當時蔡燕瑜主動提出“接力”,讓他心里涌出一股暖流。他說,看著蔡老師每天背孩子入校,放學也親手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中,他和家人都很安心,“聽孩子說在學校也受到了許多其他老師同學的照顧,感謝學校和老師,我們很感動。”張先生告訴記者,近期去醫(yī)院復查,孩子的腳踝傷勢恢復情況不錯,下周應該就能恢復自主行走能力了。
(記者 柯笛)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