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臺海網(wǎng)12月28日訊 (海峽導(dǎo)報記者 崔曉旭/文 沈威/圖)昨晚,2021大型交響詩篇《土樓回響》——首演20周年新年音樂會在廈門藝術(shù)劇院奏響,91歲高齡的新中國第一代女指揮家鄭小瑛再次執(zhí)棒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土樓回響》作曲家劉湲也親臨現(xiàn)場,鄭小瑛特意為他準(zhǔn)備了小禮物——《土樓回響》20年來每一場音樂會的“演出記錄”。
一頭銀發(fā),站上指揮臺,這位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,依然保持從容自信,保持著激情。
鄭小瑛還是習(xí)慣在每一首樂曲演出前,都為觀眾做一段講解。音樂會的上半場帶來榮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器樂作品金獎、由作曲家劉湲以客家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交響音詩《土樓回響》。作品以“勞動號子”“海上之舟”“土樓夜語”“碩斧開天”“客家之歌”五個樂章構(gòu)成。雄渾的號子、悠遠的獨唱、獨特的樹葉吹奏,以及客家山歌合唱,再現(xiàn)這部濃墨重彩、宏大壯麗的史詩篇章。
民間音樂家詹晶晶已78歲高齡,在《土樓回響》第三樂章用樹葉吹奏。他一直跟隨《土樓回響》,把這個特殊的民間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,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摘下那個城市的新鮮樹葉進行演出。
“你有心來,俺有情。哪怕山高水又深,山高自有人開路,水深自有造橋人”……最后的樂章“客家之歌”,歌聲來自劇場的二樓,由廈門鷺島愛樂合唱團、廈門五緣灣合唱團和廈門女子合唱團共同演唱。“《土樓回響》巡演時,數(shù)個外國的合唱團也曾學(xué)用客家方言唱過。”鄭小瑛說。
下半場則匯集了一系列的西方經(jīng)典,包括《藍色多瑙河》圓舞曲,三位特邀歌唱家吳曉路、賀磊明、張倩也傾情加盟,獻唱威爾第《茶花女》、比才《卡門》、雷哈爾《風(fēng)流寡婦》等耳熟能詳?shù)母鑴∽髌愤x段。吳曉路與賀磊明是鄭小瑛30年前中央歌劇院的學(xué)生,師生同臺演出,實屬難得。
隨著最后一個音符的落下,現(xiàn)場觀眾掌聲經(jīng)久不息,向這位九秩老人致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