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11月13日訊 據(jù)廈視新聞報道 早在上個世紀初,電影作為“舶來品”就已經(jīng)來到廈門,在隨后的時間里,廈門與電影邂逅、交融,激蕩出了新的火花。近日,國貿(mào)控股集團在廈門高崎機場舉辦了一場“廈門百年電影展”,為往來的旅客,講述百年來,廈門與電影的不解之緣。
1928年,位于廈門田仔墘的“中華茶園”為招攬顧客,開始放映美國喜劇短片以及《寶蓮歷險記》等電影,越來越多的人到“中華茶園”,不是為了泡茶,而是為了看電影。這就是今天“中華電影院”的前身。
在上個世紀中葉,說“廈門話”的“電影”——廈語片,在海內(nèi)外風靡一時。1958年,香港拍攝的廈語片年產(chǎn)量已經(jīng)達到了70多部,產(chǎn)量甚至超過了港產(chǎn)國語片,當時不少當紅的“廈語片”演員就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。
這些散落在各個年代,光影變幻的瞬間,都在“廈門百年電影展”上一一展現(xiàn)。在廈門高崎機場T4航站樓出發(fā)大廳,懷舊的復古幕布展板上,一張張老照片,形象地展示著廈門與電影的百年情緣,讓來往的旅人停下腳步,與廈門電影來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。
旅客:廈語片 “香港廈語片的鼎盛時期”,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。
旅客:如果沒了解之前,就感覺廈門電影是一片空白,那從今天看到展出,對廈門的電影歷史文化,進一步了解。
據(jù)了解,本次國貿(mào)控股集團舉辦的“廈門百年電影展”從11月10日開始,將一直持續(xù)到明年1月中旬。主辦方希望通過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舉辦之際,將廈門電影發(fā)展的百年歷史,輝煌再現(xiàn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