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《情歸何處》李清照、《南音魂》花蕊夫人
她是《南音魂》里為藝術(shù)堅守的花蕊夫人;亦是《情歸何處》中才華橫溢的李清照;她將青春奉獻給舞臺,將熱血傾注于南音傳承。她就是南音項目廈門市級傳承人王安娜。
1984年初中畢業(yè)后,王安娜報考了福建藝校廈門分校,成為首批南音班學生。報考前的她,卻不知南音為何物。
與生俱來的嗓音條件,加上后天的拼勁,在短暫的迷茫之后,她主動學習,漸入佳境。憑借著剛?cè)岵某?、清亮有質(zhì)感的音色,在班里脫穎而出。

▲南音進學校 王安娜給廈門城市職業(yè)學院的同學上課
不僅在校期間發(fā)表了南音首張個人專輯《風落梧桐》,火遍閩南,甚至東南亞地區(qū);而且一畢業(yè),就拿下了廈門市南樂團復(fù)團后首部南音大戲《南音魂》女主角色,開啟南音之路的里程碑。
從此,《南音魂》里“花蕊夫人”的角色,成為了她的代名詞,甚至影響了為南音守藝、傳承的三十六載春秋。

▲潘文龍南音表演
清朝前,南音演唱均由男性完成。后來,因南音曲調(diào)高、男聲易出現(xiàn)破嗓等意外,演出逐漸被女聲所取代。
2014年,潘文龍進入廈門南樂團,清亮的音色令人眼前一亮,填補了南樂團沒有男唱員的空白,被譽為南音界“大熊貓”。
在進入廈門南樂團之前,南音一直陪伴著潘文龍長大??梢哉f,他趕上了“南音”發(fā)展的新時代。受到“南音迷”母親的影響,潘文龍自幼在南音曲子中得到啟蒙;小學正好趕上首開的“南音班”,南音的種子在他的心里逐漸發(fā)芽;小學畢業(yè)后,潘文龍,繼續(xù)南音學習;直到2011年,考入廈門小白鷺藝術(shù)學校,他遇到了老師王安娜,打開了南音學習的新世界。
在校期間,潘文龍曾深受不科學發(fā)聲的困擾。但在老師的鼓勵與幫助下,他克服困難并順利度過瓶頸期。不甘落于人后的潘文龍,不斷地練習,不斷充實自己的“曲庫”。
如今,在廈門南樂團六年的時間里,潘文龍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,敢嘗試善突破。在一次次的進步中,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未來,他希望有機會站到國際舞臺,將南音推薦給全世界,讓更多的人了解南音,欣賞南音,讓南音得到繼承和發(fā)揚。

▲潘文龍日常南音練習

編輯丨劉彥玫
設(shè)計丨高雁情
策劃丨陳小清
圖片丨非遺傳承人提供
臺海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,授權(quán)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我們
感受非遺之美 體驗詩意生活
歡迎加入我們
臺海網(wǎng)《非遺課來了》直播欄目由移動5G技術(shù)贊助支持,想了解更多非遺項目與守藝故事,觀看非遺直播,請關(guān)注“守藝兩岸”微信公眾號,臺海網(wǎng)抖音號。
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