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4月21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把非遺送上“云端”,讓大眾眼前一亮。記者了解到,用新媒體語言講好非遺故事,用新媒體傳播讓更多人認識、了解非遺文化已成為非遺傳承人和相關部門的共識。
“錫雕俠侶”開抖音號、做直播并非個案。記者了解到,半個月前,閩南天然香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陳建兵在抖音上介紹香文化;宋代名窯“珠光青瓷”傳統(tǒng)燒制技藝傳承人洪樹德的外孫女陳嫣以“陶瓷姑娘”為名,在抖音上分享陶藝;薄餅技藝制作傳承人吳招治參與直播“帶貨”……非遺傳承人紛紛自發(fā)利用自媒體宣傳,借著短視頻傳播非遺文化。
多位非遺傳承人告訴記者,開抖音、做直播與疫情不無關系。此前他們也有過做短視頻、做直播的念頭,但因視頻拍攝、剪輯工作量不小,而遲遲未“動工”。疫情防控期間,大家居家抗疫,有充裕的時間來做短視頻、直播。
廈門市文化館也推出“云游廈門”“非遺云課堂”等“云”上項目。“云游廈門”戰(zhàn)“疫”板塊展出各級非遺傳承人的高甲戲、歌仔戲、答嘴鼓、講古、惠和影雕、古塤、翔安農(nóng)民畫等作品;“非遺云課堂”則以云教學的方式加強公眾對非遺的認知。(記者 陳佩珊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