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■廈外高三學生用手繪漫畫做生物筆記。

■用畫作表達抗擊疫情的心聲。

■學生錄制《防控病毒 從我做起》視頻。
臺海網2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眾志成城,同心抗疫。戰(zhàn)“疫”路上,廈門的老師孩子們也行動起來了!最近這段時間,廈門多所中小學的師生拿起手中的筆,用詩詞歌賦、手繪漫畫、兒歌順口溜、朗誦等形式表達心聲,致敬“最美的逆行者”等奮戰(zhàn)在抗疫一線的人。
創(chuàng)作詩歌《我從湖北來》 為家鄉(xiāng)父老鼓勁
“我從湖北來/那里/有滾滾長江穿過高原峽谷咆哮而來/有滔滔漢水流經森林高山……”這是松柏中學初中語文教師鄭云菲寫的詩《我從湖北來》,他在個人微信公眾號推送了這首詩,很快就被大量轉發(fā),在網友中引起共鳴。
有網友評論,這首詩將湖北的歷史、文化、名人、物產以及湖北人的豪情壯志抒寫得淋漓盡致,厚重深沉,讀來讓人頗為感動。也有人留言:“淚目,我是湖北人,看得熱淚盈眶!”
鄭云菲是湖北麻城人,原本已經買好1月21日的動車票,打算回老家陪父親過年。1月20日晚上,他從新聞上看到了湖北疫情的嚴重形勢,臨時決定退票。“看到家鄉(xiāng)的親友、同學發(fā)的朋友圈,內心很焦灼。”鄭云菲說,他有感而發(fā),就想提筆為家鄉(xiāng)父老鼓勁。
1月30日晚,他花了兩個多小時寫完了這首詩。“我的心聲都在詩里了。”鄭云菲說,這首詩是獻給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、中華兒女和國際友人。他1995年從華中師大畢業(yè)后就來到松柏中學任教。寫作中,他融入了閩文化、楚文化的對比,有意用“炎黃的好兒孫/流淌著華夏血液”等來體現同胞之情。這首詩在網上熱傳后,一名在央廣工作的湖北老鄉(xiāng)看到了就聯系他,商議用朗誦的形式做成音頻。后來推送的朗誦版本也頗受歡迎。
語文老師寫兩首絕句 并用閩南話吟誦
“一城霧瘴染神州,舉國無歡黃鶴愁。攜手萬民同奮戰(zhàn),還期春色上江樓。”“霧鎖千城不見春,悲風苦雨亂精神。幸知多少白衣客,斗瘴逆行意氣真。”這是雙十中學初三語文老師吳秀菊最近寫的兩首絕句《同心抗疫》《致逆行者》。
吳秀菊2016年曾到華中師大參加廈門市學科帶頭人培訓。其間,她經常和同學一起登黃鶴樓,欣賞武漢美麗的風光。2019年暑假,她又特意再去了一趟武漢,重登黃鶴樓。疫情發(fā)生后,她看到武漢朋友的朋友圈,有感而發(fā),寫了這首詩。
吳秀菊說,自己是閩南非遺文化傳承人推薦人,主要做的是用閩南方言吟誦古詩詞。她拜師學藝時,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。于是,這次就把絕句和吟誦結合起來,表達自己的心聲。


 
         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