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海網(wǎng)1月1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/文 常海軍/圖)
音樂廳里,燈光漸漸暗了下來。
黑暗中,一對母女的對話傳來:
寶貝,想上學嗎?
不想。
為什么?
姐姐說,學校里的老師會布置好多好多作業(yè),做也做不完!
可是小孩子都是要上學的……
400多位觀眾安靜地坐在場內,聆聽這一部只有聲音、沒有畫面的黑暗音樂劇。故事的主人公,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,名叫小西,因為眼睛看不見,求學之路十分艱辛。

▲音樂會現(xiàn)場
伴隨著《貝加爾湖畔》《魯冰花》《聽,是誰在唱歌》《像夢一樣自由》等歌曲的現(xiàn)場演唱,盲童小西的求學故事緩緩展開。
這是一場特殊的黑暗音樂會。前天晚上,“海峽導報20周年20項暖城工程——春暖花開暖城暖事”之“萬勤逆光音樂節(jié)”在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館震撼上演,來自全國各地的盲人和400位廈門市民一起,欣賞了這臺精彩的演出。
2019年3月,本報聯(lián)手20家企事業(yè)單位共襄大愛,啟動海峽導報20周年20項暖城工程。本次“萬勤逆光音樂節(jié)”活動,由本報聯(lián)合廈門市晨昇義工服務中心、廈門市圖書館共同舉辦,愛心人士鄧萬勤女士提供活動贊助。
沒有五彩斑斕的燈光 黑暗中聆聽盲童的故事
一般的音樂會,現(xiàn)場會有五彩斑斕的燈光。然而,參加本次逆光音樂節(jié)的觀眾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,音樂會現(xiàn)場,大約有一大半的時間處于黑暗之中。
尤其是在聆聽黑暗音樂劇時,觀眾的眼前沒有任何畫面,只有用雙耳去聽,跟著聲音“腦部”出劇情。周圍傳來嘈雜刺耳的汽車聲,那是小西在獨自過馬路;撲撲簌簌的揉搓聲傳來,那是小西第一次學著自己洗衣服;小西不斷地找人詢問哪里有空座,那是她一個人去食堂吃飯……“一開始有點不習慣,感覺什么都看不見。可是慢慢地,聽著這樣的聲音,我忽然領悟到,盲人朋友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的,他們看不見,就是靠著聲音在和這個世界打交道。”觀眾胡小姐動情地說,“小西過馬路時,那個聲音我聽著都感覺到害怕,殘疾人真的太不容易了!”
演出者大多都是盲人 從全國各地專程趕來
隨著劇情的推進,忽然,黑暗之中,一束柔和的燈光打在了舞臺上。燈光下,站著四位盲人歌手,他們帶來了一首歌曲——阿卡貝拉《貝加爾湖畔》。
本次音樂會,除了幾位友情出演的小朋友外,所有的歌手和樂手都是殘障人士。其中,負責伴奏的是晨昇逆光樂隊,廈門第一支全部由盲人組成的樂隊。他們的成員,有參與過中國好聲音、網(wǎng)絡春晚制作的音樂達人,有歌喉美妙動聽的多屆歌唱比賽冠軍,也有詞曲演奏多項全能手。
上臺演唱的,不僅有廈門本地的盲人歌手,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視障音樂愛好者們。福州、深圳、山東……為了這場視障朋友大聚會,他們不遠萬里,從各個地方趕來參加。
祝賀,是從山東過來的“90后”小哥哥,他帶來了一首《不為誰而作的歌》。帥氣的外表,加上優(yōu)美的聲線,在現(xiàn)場被譽為“小林俊杰”,觀眾們紛紛掏出手機拍照、錄視頻,留下了這個動人的瞬間。
“沒有想到,原來殘疾人朋友們這么多才多藝,比我都厲害!”看了演出,觀眾孫先生興奮地說,“以前我對這個群體認識不足,他們不僅沒有被身體的缺陷打垮,反而比健全人更加勵志,我非常感動,他們是我的榜樣。”


 
          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