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聽校主教誨 每天參加升旗儀式
到了1952年,全國院系調(diào)整,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(yè)學校被拆分為幾個部分,任鏡波所在的專業(yè)和集美水產(chǎn)航海學校合并到了一起,任鏡波便來到廈門繼續(xù)學習。
在集美就讀期間,任鏡波多次聆聽陳嘉庚的演講,還幸運地受到校主的接見,聆聽他耳提面命的教誨。
當時,學校剛剛合并,學生來自廈門、福州、莆田、惠安等多個地方。課堂上,大家都講普通話;可是一下課,學生們便分成了一個一個小團體,各自講著各自的方言。
慢慢地,同學之間常因方言產(chǎn)生口角之爭。作為學生會主席,任鏡波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于是,他寫了一篇雜談,寄給了報社,提倡大家都講普通話,以免影響團結。
報紙發(fā)表以后,陳嘉庚看到了這篇文章,便約了任鏡波去他的住處,了解情況。于是,任鏡波有了第一次與校主面對面說話的機會。
“聽了學校里的情況介紹,嘉庚先生語重心長地說:‘我辦學校是為全社會辦的,你們不要分這里那里的。一離開福建,大家都是福建人;到了南洋,大家都是中國人。你們都是念航海的,以后到海上走船,要同舟共濟才是!’他還關心我們學校的伙食好不好。”任鏡波回憶說。
后來,陳嘉庚就找到學校領導,提倡同學們要互相團結,要多講普通話。學校里每天都舉行升旗儀式,五星紅旗飄揚在操場上,也飄揚在同學們心中。
那時候,任鏡波常常見到陳嘉庚。“我們住的學生宿舍,和嘉庚先生的宿舍就相隔100多米,他住在二樓,我們也住在二樓。每天早上起來在走廊洗臉刷牙,都會看到嘉庚先生。”
任鏡波說,嘉庚先生比他整整大了60歲,接觸多了以后,他感覺嘉庚先生就像一位鄰家爺爺。對于陳嘉庚,任鏡波有著永遠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。

畢生從事教育 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
畢業(yè)以后,任鏡波一直從事教育工作,一生都奮戰(zhàn)在教育戰(zhàn)線上,用自己的實踐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,并見證了集美學校的發(fā)展。
從1985年起,任鏡波就積極倡議組建集美大學,此后又參加了集美大學的籌建,直到1994年學校正式掛牌。“當初,嘉庚先生在創(chuàng)辦集美學校的時候,就希望將來集美學校要辦成大學,這是他的遺愿,我們終于幫他實現(xiàn)了。”
此后,任鏡波被聘為集美大學校董會第一、二、三、四屆常務校董兼秘書長,后來又到集美校友總會工作至今,為弘揚嘉庚精神、光大嘉庚事業(yè)做了大量工作。
2014年,正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40周年,任鏡波以集美校友總會的名義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,反映海內(nèi)外集美校友和嘉庚弟子的心聲,信從郵局發(fā)出,沒多久就得到習總書記的回信。習總書記在回信中號召全球華僑華人繼續(xù)弘揚嘉庚精神,為實現(xiàn)中國夢而共同奮斗。
任鏡波說:“新中國的國旗,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,我們的校主陳嘉庚也親自參加了新中國國旗的討論和制定。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兒女,作為陳嘉庚的一名學生,我要學習、傳承陳嘉庚先生的愛國、報國精神,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的教導,弘揚嘉庚精神,深懷愛國之情、堅守報國之志,同祖國人民一道不懈奮斗,共圓民族復興之夢!”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