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是9月10日教師節(jié)
這是屬于老師們最美好的日子


2019年教師節(jié)即將到來之際,廈門六中合唱團將推出MV《因為你》。
MV《因為你》片段
這首歌獻給陪伴大家成長的每一位老師,也獻給人生路上溫暖過你的所有人,特別是,他們想要送給不久前離世的高至凡老師。

今年7月
年僅28歲的廈門六中合唱團指揮高至凡
突犯重疾英年早逝
引發(fā)無數(shù)網(wǎng)民的惋惜與悼念
《人民日報》為他連發(fā)兩次微博
新華社、央視等等也轉發(fā)

@人民日報 微博
人們這才知道
在網(wǎng)上很“火”的廈門六中合唱團
背后有一位默默付出的“他”:
高至凡老師


兩年前,高至凡和搭檔徐聰一起,把阿卡貝拉(無伴奏合唱)引入傳統(tǒng)校園合唱團,孩子們清澈愉悅的合唱錄成MV在網(wǎng)上發(fā)布后,受到無數(shù)人的喜愛?!而P凰花開的路口》《青花瓷》《稻香》《送別》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……

資料圖
從此,廈門六中的每一首歌
都在第一時間獲得了極高的點擊量
一時間,廈門六中合唱團
成了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
短暫教學生涯中
高至凡用自己對音樂的領悟和熱愛
帶領學生走上全國舞臺
讓人們看到了青春最美的樣子

一位普通的中學音樂老師,
為什么能牽動那么多人的心?
他們原本根本不認識他。
僅僅是因為爆紅的合唱團嗎?
不是的。
1
他太年輕
高至凡出生于1991年,時年28歲。
他的學生還記得,五年前,從廈大音樂系畢業(yè)的老高,梳著小辮子,跳著走進學校,告訴孩子們,他是他們新來的音樂老師。
因此,高至凡最初被叫做“小辮子老師”,但是,后來大家都叫他“老高”,從老師到學生。
是因為他長相老成嗎?
他的同事、廈門六中音樂老師陳琦說,才不是呢,因為他就不像老師嘛,他和他們打成一片。
他的學生王元林說,他整天沖著你嘿嘿地笑。他的魔性般笑聲,還回響在他們耳邊。
2
他對音樂純純的愛
廈門六中合唱團從2017年開始走紅,不過,7月19日,令人悲傷的是,合唱團的靈魂人物高至凡是以自己訃聞的方式和大家見面。
他一直躲在這支爆紅合唱團的背后,少有幾次地接受媒體采訪,可以看出,他是看在學校面子上勉強同意的,他還一定得拉上他的音樂搭檔徐聰。

陳琦形容她這位同事是:佛系老師——老高就熱愛音樂,他對評職稱這類事不屑一顧,他說,我只做我的合唱,我不評職稱不行嗎?
他的朋友圈,充滿了音樂、樂譜之類,他也會發(fā)六中合唱團的新曲,但是,奇怪的是,在大家瘋轉他帶領的合唱團上央視、和周杰倫、張靚穎、霍尊等合唱的視頻,他一條也沒有轉發(fā)過。
這位中學音樂老師追求比“爆紅”更恒久遠的東西。去年,在接受《廈門日報》采訪時,高至凡說,我們要培養(yǎng)幸福的平凡人,孩子全面發(fā)展才能適應未來社會,這其中就離不開美育教育。
他說,我們只想純粹地用‘阿卡貝拉’這種表演形式做出優(yōu)秀的音樂,終極目標是希望讓更多學生在感受美、表現(xiàn)美、鑒賞美、創(chuàng)造美的過程中,不斷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(yǎng)。
五年前,他已經(jīng)寫道:學生對音樂的熱愛,是對我最大的肯定。
甚至連第一次見面的人,都可以感到他對音樂的純純的熱愛。來自臺灣的一群老師發(fā)來一篇文章,7月14日,他們訪問了廈門六中,穿著T恤短褲的高老師分享他對合唱的見解,認為合唱的主體是聲音,聲音若能真正感動人,就無需外在花俏的裝扮或繁復的肢體動作。
臺灣老師說,離去前,我艷羨廈門六中的學子們!慶幸他們得遇這樣一群將音樂教育當成志業(yè),而非只是職業(yè)的熱心教師們。
3
他讓孩子懂得音樂的力量
無數(shù)個不認識他的人感念他,不僅是因為他留下那么美妙的歌聲,更重要的是,他悉心教導學生,觸動了大家心懷。
他讓孩子們懂得音樂的力量,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
他的一位學生曾留言:老高!我的音樂是你教的,對音樂的愛是你給的……
還有人說,我可以很肯定的說,他改變了我一生的轉向。
老高總能想出一些“怪招”吸引孩子們進入音樂課堂,他的學生王元林曾想起老高故意做出的怪模樣,笑哭了,他說,老高所有的努力,都是為了讓我們愛上音樂。
他熱情鼓勵學不好的孩子,他的學生說,高一時參加校內(nèi)器樂大賽,鋼琴彈得笨手笨腳,老高輕輕地說:現(xiàn)在很多孩子彈得好了都有種無所謂的態(tài)度,我能看出你很認真,沒事慢慢來,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。
當然,學生們表現(xiàn)不好時,老高也會生氣,不會很兇,但是,失望的表情,會讓他們滿懷愧疚。
他的女低音曾說,他會低聲抱怨:女低聲怎么沒了,女低音唱的都是什么鬼嘛?她說,看到老師失望表情,她們就更加賣力地唱。
老高的學生,一致認為六中合唱團是全廈門甚至全中國最特別的學生合唱團,因為他們是真正愛音樂的合唱團,老高讓他們愛上音樂,他們是因為音樂而來到合唱團,而不是為了比賽得獎。
高至凡也通過音樂課影響普通孩子。他的一位學生至今還記得第一天上課時,高至凡穿了一件t恤,上面寫著“子非魚”,他把同學分成幾組,演繹一首歌,后來,大家才知道那叫阿卡貝拉。
初二年換了音樂老師,學生還難過了很久,覺得誰都比不上老高的藝術氣息,那種不羈的態(tài)度,那種對音樂的熱愛。
4
他就是大男孩
他雖然是“老高”,雖然有時拽拽的,但是,他其實就是一位大男孩。

他的朋友圈不時也有很多活蹦亂跳的生活氣息,譬如說,肚子餓,也要上去喊一嗓子,一下子說,“肥死了”,一下子又顧影自憐最近自己“好瘦”。
吃到好吃的,他也會讓手機先“吃”。
他提醒我們:
珍惜自己身體,
珍惜身邊的人!
……

“因為你,每一道彩虹都譜上了不同的旋律,因為你,每一次落雨都變成了溫柔的風景……”

如今斯人已逝
同學們依舊用著歌聲,面帶微笑
在這特殊的節(jié)日里
向老師傾訴衷腸
已在另一個遙遠國度的高至凡老師
你,聽見了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