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父親很辛苦,我想早點賺錢幫父親分擔,讓父親不再為了生計操心,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。”
愛心檔案
姓名:陳曉鳳 學校:同安一中 分數(shù):591
錄取院校:福州大學 預計學費:6500元
臺海網(wǎng)8月15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見習記者 林麗萍 文/圖)陳曉鳳家住同安汀溪鎮(zhèn)西源村,那里是廈門最偏遠的地區(qū),村子四周除了農(nóng)田就是大山。曉鳳家里原本四口人,有個姐姐在外地上大學,家境雖不富裕,但是父母的愛也讓姐妹倆覺得很幸福。然而,這種幸福在2017年戛然而止,一場意外奪走了母親的生命。從此,父親的眼睛經(jīng)常布滿了紅血絲,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父親的身上。父親靠干農(nóng)活,種植蔬菜和稻谷撐起了家里兩個沉甸甸的書包。說起父親,曉鳳的眼里掩飾不住的心疼。
最后一次擁抱
遺憾愛沒說出口
2017年9月,陳曉鳳剛上高二。對于高中學生來說,高二上學期尤為重要,剛分科完畢,正是打基礎的時候。也正是這個時候,曉鳳的母親突然遭遇意外不幸離世。她說,聽到消息的時候簡直是晴天霹靂,震驚,不相信。但是事實如此,她得堅強。“媽媽一直在泉州打工,平時只有節(jié)假日才會回來,有一次媽媽在家里,突然伸手抱我,我覺得別扭,就有點推托。當時媽媽跟我說,‘害羞什么,小時候我都是這樣抱你的。’沒想到那竟是我和媽媽的最后一次見面。”說著曉鳳的眼眶紅了。“長大了,反而沒像小時候那樣灑脫,愛在心里都說不出來,現(xiàn)在覺得很遺憾。”曉鳳對導報記者說。
生活磨礪
一夜之間長大
有媽的孩子像塊寶,曉鳳說:“在媽媽還沒出事前,我很任性不聽話。媽媽去世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原本已經(jīng)老了的爸爸更加滄桑了。我覺得爸爸是真的老了,我該幫他分擔一點。”
高考完,曉鳳也沒閑著,一畢業(yè)就出去找暑假工。但是由于家住在山村里,回家的公交車下午5點半就沒有了,找不到合適的工作。于是她就在家里幫父親干農(nóng)活,曬谷子。除此之外,家務活對她來說也不在話下,掃地擦地洗衣服,樣樣精通。為了讓在地里干活的父親回到家有一口熱飯可以吃,曉鳳還做得一手好菜。“同學在外面玩,拿著智能手機,出去旅游暢談玩樂的時候,我也很羨慕,但是我不怨爸爸,我知道他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太多。”生活的磨礪讓曉鳳有著本該不屬于這個年齡的懂事,她感覺到自己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。
想媽媽時 姐姐是另一個依靠
曉鳳還有一個姐姐,在浙江上大學,一年到頭也只回來兩次。距離沒有讓姐妹倆生疏,反而讓她們更緊密依靠在一起。“從小我有什么事都會跟姐姐說,在我心里,姐姐是我的另一個依靠。每當我想念媽媽的時候都會給姐姐打個電話或者發(fā)信息,每天晚上晚自習結束和姐姐一通電話,不僅是簡單的問候,更是排解我們自己內(nèi)心傷痛的一種方式,我們互相陪伴,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。”
說到姐姐,曉鳳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笑容。她說,姐姐在學校那邊平時學習,課外時間就兼職打工賺錢,賺到的錢除了用來交學費和貼補家用,還會給她買東西,有時還會給她點零花錢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