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“爸爸獨自一人撐起這個家很不容易,他無法說話,我卻能看到他對這個家的默默付出,我想要早點賺錢,幫父母撐起這個家!”
愛心檔案
姓名:李龍珠 學校:同安啟悟中學 分數(shù):431分(理科)
錄取院校:吉林省長春建筑學院 護理學學費:16800元/年
臺海網(wǎng)8月14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/文 鐘洪/圖)父母都是殘疾人士,一家人的生計就靠父親打零工維持,對18歲的李龍珠來說,父親就像一座山,默默地付出,為一家人遮風擋雨。
父母從未表達過對孩子的愛,但她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和弟弟的真切期望和深沉的愛意??粗改干碛袣埣策€漸漸老去,即將步入大學生涯的李龍珠,想要好好學本領(lǐng),走入社會早點賺錢,幫父母撐起這個家。
父親獨自撐起家她感到心疼
父親一直是一位水泥工,只要有師傅叫他,無論風吹日曬,他都要騎車出去打工,辛勤干活撐起一個家。這是翔安內(nèi)厝鎮(zhèn)瓊坑村的李龍珠自有記憶以來的印象。
她的父親是一名聾啞人,長年只能依靠打零工賺錢,遇到建筑業(yè)的淡季或者極端天氣,只能待家里,而母親也是一名腦癱殘疾人士,雖能夠自理,還能做一些家務(wù),但無法出去工作。
與有些在“溫室”里長大的同齡人相比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長大的李龍珠,更早懂事,也更早體會到父親的艱辛。
小時候,她就學會了做家務(wù),煮飯、掃地、喂雞和種菜等等,她都干過,她還經(jīng)常照顧小四歲的弟弟,作為一位“00后”女生,李龍珠比同齡人更成熟。“爸爸很不容易,掙的都是辛苦錢,每次我和弟弟要去交學費,我只要指下書本之類的東西,他就把平時節(jié)省下來的錢拿出來,他不能說話,但從他真切的眼神中,我能感受到他的愛意和對我們的期盼。”李龍珠說。
早年,奶奶還在的時候,還能幫襯一下家里,家里的房子也是奶奶幫忙蓋的,六年前奶奶走了,家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父親肩膀上,這令李龍珠感到心疼。“我爸爸都是早上七點出門,晚上7點左右回家……”
媽媽曾生病住院她離校照顧
“龍珠從小就很乖巧懂事,在這種家庭條件下,既幫家里的忙,也很努力讀書。進入高中后,她的成績其實很不錯,但高二上學期的時候她媽媽生病住院,他父親是聾啞人又需要賺錢養(yǎng)家,當時奶奶已經(jīng)不在了,她一度離開學校去照顧媽媽,一開始我們都被蒙在鼓里。”李龍珠的親戚李先生介紹,龍珠擔心媽媽,因此離校跑到醫(yī)院照顧。親戚們發(fā)現(xiàn)情況后,連忙把她“趕回”學校,表示會幫她照看母親,她才回去讀書。
對高中生來講,高二上學期很關(guān)鍵,因為離校去照顧母親,李龍珠缺了數(shù)天課程,內(nèi)心也始終放心不下母親,這種煎熬的心情,多少影響了她的學習狀態(tài)。“媽媽有腦癱,肢體不協(xié)調(diào),當時情況嚴重去住院了,我去照顧了幾天,后面親戚去幫忙照看了。”李龍珠回憶說,在親戚的幫助下,他們一家人度過了那個困難的時期,最后她也意識到只有努力讀書,才能幫這個家脫離困境,面對一些意外。
她說,母親是殘疾人,有時候說話不利索,但她對自己和弟弟的愛也不比其他人的母親少。“我在學校她會牽掛我,一樣給我打電話關(guān)心我,從家里到了學校也要我給她打電話報平安,她才安心。”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