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游戲是所有哺乳類動物,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(xué)習(xí)生存的第一步。所以,有人類的文明史就有童玩了,5500年前新石器時代出土的“陶豬”、西漢的銅股子、南朝人的“跳白索”、唐宋時期的“千千”、“紙鷂”……而流行于閩臺地區(qū)和海外閩南籍華僑華人的兒童游戲,都能稱為閩南童玩。

“衣冠南渡 八姓入閩”
約1700年前,北方中原漢人因避戰(zhàn)亂、逃災(zāi)等原因,多次向南方遷徙進入閩南地區(qū),他們帶來先進的文化和閩南的古越人交融,并取得主要位置,閩南人民在開發(fā)、生產(chǎn)、生活的過程中,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閩南文化。

閩南童玩就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并得到得到廣泛傳播,深受閩南人的喜歡和傳承,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