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色短片《鼓浪嶼紀游》:鼓浪嶼取景 還拍島上居民
1980年7月,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編輯陳澤人、攝影師李剛一行,來到海上花園鼓浪嶼,開拍一部彩色短片《鼓浪嶼紀游》。這部影片,介紹鼓浪嶼的綺麗風光、名勝古跡和豐富多彩的人民文化體育生活。
影片《臺島遺恨》:“銀幕嫂子”來廈拍清代婦女
被稱為“銀幕嫂子”的青年電影女演員王馥荔,1980年9月來到了廈門。她在峨影第一部寬銀幕彩色故事片《臺島遺恨》中飾演清代婦女寬夫人。這雖是一個配角,王馥荔卻說:“巧得很,又是一位嫂子!”
影片《檢察官》:飛車鏡頭在廈拍攝
1980年11月17日下午,廈門人武部招待所大院開來了一車隊。在前邊開路的是一輛摩托車,緊跟著吉普車和一輛杏紅色轎車,車上坐滿了全副武裝的刑警。杏紅色轎車在招待所門口停下,車內(nèi)走出一位干部模樣的人,戴一副寬邊眼鏡,留著胡子,面部溫和沉靜。他就是影片《檢察官》扮演檢察官的李默然。上述這一幕是《檢察官》攝制組拍攝追捕外景歸來。
還有一組飛車鏡頭也是在廈門拍攝的。摩托車追捕逃犯這場戲,在《檢察官》中,有摩托車飛越汽車,摩托車沖上懸崖又沖下了丈深海底等飛車鏡頭。表演這些車技的是,扮演檢察官兒子的演員黃達亮,他每天學習摩托車技,為拍攝追車鏡頭做準備。
影片《點點滴滴》:日出、海岸、鷺江大廈天臺都在廈門拍攝
《點點滴滴》的故事發(fā)生在某城市一個居民小院里,小院里住著六戶人家,他們共同用一個水龍頭,共嘗缺水之苦。影片揭示節(jié)約用水、治理水源污染。
這部影片絕大部分鏡頭都在廈門拍攝,礁石、日出、海岸、晚霞、鷺江大廈天臺,攝像師無一遺漏。著名電影演員陳強扮演《點點滴滴》的主人公于大爺。“當初,陳強聽說這部‘戲’是講水的,劇本還沒來得及看,就答應演于大爺了。凌元扮演方母、李顯剛扮演于大爺?shù)膬鹤佑诖笕⒎江偘缪莘矫?、吳淑琴扮演古科長。”郭老說,這些演員對水,視為生命。
影片《姑娘的心愿》:一半的鏡頭在廈門拍攝
《姑娘的心愿》描寫新時期醫(yī)學科學工作者為了征服癌癥,勇于探索、深入科研、不畏艱險、不惜犧牲,終于取得了有效的進展,歌頌了他們之間純潔的愛情生活、誠摯的同志友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,是一部感情深沉的抒情戲。
影片812個鏡頭,一半在廈門拍攝,另一半赴新疆烏魯木齊市拍攝醫(yī)療隊的鏡頭。
影片《小路啊小路》:鼓浪嶼小學生當群眾演員
《小路啊小路》攝制組1981年在廈門30多度的酷暑下拍攝,攝制組在鼓浪嶼菽莊花園西面,由西向東的沙灘上臨時搭一個冷飲部,放些桌子、椅子,后景有海水游泳場的景色。
其中有一組鏡頭在學校操場上發(fā)生,全景中有上百個小朋友在玩,鼓浪嶼人民小學、筆山小學等三四年級的同學做群眾演員。
影片《碧落黃泉》:“澳門小巷”在廈門
影片描寫一個身懷接骨絕技的年輕中醫(yī)師柳直,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,歷盡千辛萬苦,悲慘的境遇使他最后得了精神分裂癥。
影片中,廈門市人民政府大門外,換上了影片中“濱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”的牌子,其他景物一切如舊。上世紀80年代,廈門打鐵街、局口街一帶,房屋低矮、破舊,導演便利用來表現(xiàn)澳門小巷了。打鐵街146號外貼上一張?zhí)柾?ldquo;看!前方大捷,日軍被殲伍仟伍!”;局口街47號,外面掛上“柳直寓所”的小牌子。
影片《歸宿》:206個鏡頭廈門取景
1982年拍攝的彩色寬銀幕故事片《歸宿》反映臺灣人和大陸人民渴望祖國統(tǒng)一的強烈意愿。全劇500多個鏡頭,除了在北京、紹興、舟山拍攝的鏡頭外,在廈門拍攝的就有206個鏡頭。
廈門賓館5號樓樓閣,成了臺灣的小酒吧間;思明南路街道兩旁張掛起了五光十色的廣告牌和霓虹燈“博愛餐廳”、“東方金表”、“英文打字”、“中央百貨有限公司”等等,就連思明電影院的主樓正方也聳立著巨幅電影廣告《仙巴歷險記》。
還有一組鏡頭是在廈門前沿島上的沙灘拍攝的。軍艇不靠岸,怕擱淺,他們把發(fā)電機的電線從艇上跨過一只只小木船,電線拉到實拍海灘上,一夜之間連拍了三十多個鏡頭,導演與攝制組人員拍攝到凌晨五點,最后還拍了日出鏡頭。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