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第一所公辦中學(xué) 省立十三中
中共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
廈門第一所公辦中學(xué),起源于清初的玉屏?xí)骸?/p>
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,玉屏?xí)鹤兩頌?ldquo;廈門中學(xué)堂”;1912年,中華民國成立,又改稱學(xué)校,后改為“思明中學(xué)”。
民國六年(1917年),省議會議決將全省中學(xué)一律收歸省立,在全省各地共設(shè)立十三所中學(xué),廈門思明中學(xué)奉令改為“福建省立第十三中學(xué)”。
二十世紀二十年代,省立十三中學(xué)是中共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,培養(yǎng)了好多革命干群,如葉飛、方毅等人,可以說是革命的搖籃。

▲廈門五中的前身就是省立十三中
廈門解放后,廈門市人民政府接管該校。1951年2月,該校與市立廈門中學(xué)合并,校名為廈門第一中學(xué)。隨著生源數(shù)不斷增多,原玉屏?xí)涸褐芬褵o法容納,1955年9月,廈門第一中學(xué)師生一分為二,一部分遷入今文園路新校舍,定名為“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(xué)”;一部分仍在原玉屏?xí)盒V罚麨?ldquo;福建省廈門第五中學(xué)”。


 
         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