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聲音
趙玉香(綠茶組)
制作工藝仍有提升空間
今年的綠茶主要是來自江西和福建武平。茶樣整體來看,武平的茶樣以炒青綠茶為主,江西的綠茶茶樣有一些黃化類的名優(yōu)品種,全芽和一芽一葉的都有。相對來說整體質量還不錯,大部分的炒青綠茶在香味上有點欠缺,香味不足;雖然用的原料本身不錯,但滋味上存在青、澀的現(xiàn)象。這表明,在制作工藝上,一些茶樣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。
張富欽(東方美人與臺灣茶組)
兩岸茶農可多多交流
今年送評的東方美人茶整體來看,都在水準之上。進行評審的時候,主要是從色澤、條索和香氣等方面來判斷。品質優(yōu)良的東方美人,應該呈現(xiàn)紅褐色澤,然后條索壯實,有明顯的蜜香和果香。我們評出來的金獎茶樣,這些方面的表現(xiàn)都很好。
這次臺灣送樣的茶樣質量整體較好,嘉義偏清香,鹿谷與臺北偏濃香,各具特色。兩岸的茶農可以多多交流,攜起手來提升東方美人的品質和口碑。
陳美柑(白芽奇蘭組)
符合市場需求和習慣
白芽奇蘭品質水平還不錯,從外形、火工各方面都可以看出來。奇蘭這個品種如果火工烘得好,喝起來滋味的濃度還是比較醇厚,評鑒的時候主要是從這個方面去區(qū)分優(yōu)劣。與其他種類的茶樣相比,白芽奇蘭是顆粒狀,外形都差不多,比較沒有那么明顯的差別。香味方面,傳統(tǒng)上對白芽奇蘭的形容就是有一種線香的質感,這次送評也都是傳統(tǒng)類型的加工方法,也比較符合當前市場對白芽奇蘭的消費需求和習慣。
高達洲(鐵觀音組)
濃香型鐵觀音整體不錯
清香型的鐵觀音,從今年來看送評茶樣整體很不錯了。在嚴格評審的情況下,應該要指出來,有一些相對差一點的茶樣,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比較青。以后如果碰到這種情況,應該選送發(fā)酵比較好的茶樣來參評。今年的濃香型鐵觀音整體很不錯,火工和選料整體都差不多,品質較好。
對于鐵觀音的評鑒,主要從六大因素來考察。比如說味形、色澤、香氣等方面。評審專家在看到茶樣的時候,首先入眼的就是它的外形和色澤,然后聞到它的香氣、看到它的湯色,最后感受到它的滋味,這是個調動各種感官、一氣呵成的過程。
陳荔銀(武夷巖茶組)
味感醇厚、回味深長
今年送樣參賽的茶,普遍存在的情況是火候相對偏輕,口感上容易偏澀;另外就是從時間上來看,武夷山的春茶到現(xiàn)在還沒有完全出來,能出來的都是一些時間上面比較早的品種,所以巖韻等品質特點不是很突出。但是也有評到一些品質還不錯的,很有茶王實力。一般來說,在競爭這么激烈的情況下能拿到獎項,茶樣首先香氣要比較突出,茶湯比較醇厚,巖韻也要比較明顯,通俗的說也就是味感醇厚、回味深長。
周琦(紅茶組和白茶組)
茶樣代表了市場的偏好
今年的紅茶茶樣比較多集中在梅贊這個品種上,還有一塊應該是歸到武夷紅茶類別。這兩類茶樣的品質特征都還比較明顯,評出的茶王屬于比較帶單芽狀的,所以它的外形比較秀氣,梅贊的品種香比較突出一些。
白茶種類送評的主要是銀針和牡丹王。在市場上,銀針是白茶中的極品,很受歡迎,還有牡丹也不錯。送評的茶樣基本也代表了市場的流行偏好。在評鑒牡丹白茶的時候,首先看外形,最好的就是一芽兩葉,就像盛開的牡丹一樣。
王順明(武夷巖茶組)
成為茶王都有說服力
武夷山送來的巖茶茶樣上百個,總體的情況還不錯,特別是香味都很好。而且送樣參賽的茶商也都很努力。這個品類評出來的茶王為滋味、香氣、外形等五項標準都過關,成為茶王蠻有說服力。
以后準備送樣來參賽的茶廠、茶商,首先希望他們能夠真正到武夷山去取原產地的貨,其次希望他們把火候處理到中火,不要太輕。因為火候太輕的時候,不一定能夠完整代表武夷巖茶的共性和標準。
陳鑾(漳平水仙與白芽奇蘭組)
吸引更多的茶農參與
總體而言白芽奇蘭與漳平水仙的質量都不錯,其質量不低于當?shù)卣块T組織的茶王賽。
今后,可以在原產地設立分賽場,讓當?shù)馗嗟牟柁r參與到茶王賽當中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