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地瓜養(yǎng)牛相依為命
還在上小學時,曉艷的父母就離異了,留下兩姐妹和爸爸相依為命。
他們家有一畝多的地,別人又送了兩畝多給他們。許爸爸說,水源不好,很多農作物都種不活,于是他種了生存能力很強的地瓜,一部分賣,一部分喂牛。平均下來,每個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。
這個勤勞的農民還養(yǎng)了五六頭牛,農忙時節(jié),他趕著牛幫人犁地;到了年底,再賣些牛肉。“養(yǎng)牛一年能賺1000多元錢吧。”他說。由于常年在日頭下勞作,他看起來,比53歲的實際年齡要老很多。
窮人的孩子早當家。曉艷說,爸爸做菜很難吃,所以很小的時候,她就學著做菜。去同學家做客,吃到好吃的菜,她都會問問這個菜怎么煮的,然后回家煮給爸爸吃。
曉艷說,讀書之余,她也沒什么愛好,唯一喜歡做的事,就是煮飯給爸爸吃。
努力做家教賺生活費
多年的辛苦終于換來回報。接連兩年,許家兩姐妹都考上了大學。尤其是今年,曉艷考上了本一的大學,一下成了村里的名人。然而,兩個大學生的學費,也成了壓在許家的一個重擔。
早一年上大學的姐姐,不忍心加重家里的負擔。平時,她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,到了暑假就出去打工,很少向家里要生活費。
不久前,兩個初三剛畢業(yè)的小孩慕名而來,請曉艷幫忙輔導功課。想到上大學還需要花錢,曉艷欣然接下了這份家教的工作,每天下午去給孩子們上課,到開學時,大約能有2000元的收入。
曉艷覺得特別滿足。她計劃著,開學以后,她每周回家一次,不僅可以繼續(xù)做家教賺些錢,還能給爸爸做兩頓好吃的。
曉艷說:“我那么努力,考上了自己喜歡的大學,我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。”對于未來,她想留在廈門工作,這樣可以照顧到家里人。“工作以后,我想努力賺錢,回來建一所新房子,讓家里人可以住得好一點。”


 
          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