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文化人的蠻勁
許多人不禁會問,為什么一個體制外的人去干一件與商業(yè)關系不大的事?“文人情懷使然!”林志遠認真地說:“作家的作品如果能推動改革,有助于人民公仆當好官,讓百姓過上好日子,比掙一百萬,甚至是一個億都要有意義!”
項南,原中央委員、福建省原省委書記,為福建的改革開放、經(jīng)濟崛起與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,深受福建人民的愛戴。為記錄項南這位改革先鋒、道德典范,2008年,林志遠率領廈門集誠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員工毅然開機。
回想起當初的“蠻勁”,林志遠說,“拍《項南》這種事,以后打死也不做!”其間,他所經(jīng)歷的困難無法想象。剛開始以為拍紀錄片很簡單,了解一下就回來寫劇本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文字干巴巴,怎么辦?“沿著項南指揮改革過的地方一個個走一遍,采訪完258人后,再將內容分類、歸類,進行沙里淘金。將之前所寫的劇本,一一推倒,重新來過。”資金欠缺時,就去貸款。而且,拍攝過程也遇到不少阻礙。去重要部門取景時,保安用胸脯頂住攝像機,要求提供相關證件,林志遠提供不出來,只好想辦法,舍近求遠,從七八樓高處往下取景。
林志遠感傷地表示,10年對于一個人的一生而言,是極其珍貴的。在這部紀錄片上,他耗的何止是青春,還有健康。在這10年當中,團隊中不少人都等不下去,一個個走了,親朋好友也覺得他“傻”。林志遠發(fā)愁資金,憂慮劇本,開始整夜失眠,血糖升高。太太擔心他的身體,也反對,甚至還以抽到的簽文來規(guī)勸他“回頭是岸”。但林志遠卻一副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”的架勢。有一位旅美書畫家寫下“一番脾氣”來形容林志遠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