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廈門破獄斗爭舊址“號房”。記者陳理杰攝

廈門破獄斗爭舊址“審訊室”。記者陳理杰攝
臺海網(wǎng)11月24日訊 據(jù)海西晨報報道 巷子外,是車來車往的思明老城區(qū),若不是在公車站抬眼望見馬路對面墻上的大幅海報,步履匆匆的行人或許都不會注意到,在廈門思明南路旁一條2米寬的普通小巷中,坐落著一處已有兩百余年的建筑,也是一處曾驚動中外的建筑———廈門破獄斗爭舊址。
86年前的那個夏日,鷺島槍響,中共福建省委組織的十一位武裝隊(duì)員、十余位接應(yīng)隊(duì)員,在不到半個小時內(nèi),從思明縣政府看守所(也稱思明縣監(jiān)獄)的“政治犯”牢房,營救了四十余名戰(zhàn)友,斃敵多名,而我方無一人傷亡。1930年5月25日的廈門破獄,時間之迅速、戰(zhàn)績之輝煌,在中外革命史上也屬少見。



